因公出国费为零 为何会遭质疑

09.06.2014  12:06

  2014年,东莞市本级财政“三公”经费预算同比减少13.6%。5月27日傍晚,东莞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陆续对外公布2014年的“三公”经费预算。记者发现,除公务用车费用因黄标车淘汰等因素出现小幅增加外,公务接待、因公出国费用同比减少两成以上。在细化公开内容上,东莞今年首度对外公开公车数量。

  与“三公”经费预算减少,公开内容有所细化这些“正能量”相对应,一些部门因公出国费用为“”引起了公众的质疑。有市民质疑:这到底是作秀还是在严控“三公”上动真格?对此,官方回应称:今年有部门的因公出国(境)费用为“”属实,将会严格审批,能不出国就不出国。

  按照一些媒体的解读,因公出国费用为“”遭受质疑令这些部门感到“委屈”。“三公”经费公开,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博弈,目的不外乎“三公”经费的减少,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办公费用支出科学有度。一些部门公费出国费用为“”,本应是“三公”经费公开后公众乐于见到的结果,被质疑为“作秀”,想来似乎有点“委屈”。

  但是,梳理“三公”经费公开以来的种种,同时对东莞市直单位交出的公开表单稍加揣摩,就不难发现:这些质疑并非全无来由——时至今日,“三公”经费公开已经变成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但依然有些部门藏着掖着,凭此公信,市民能不质疑吗?

  这次“三公”经费公开的亮点是:市级财政“三公”经费预算同比减少13.6%,同时,首度公开了公车数量。亮点之外,则是一些部门迟迟未公开“三公”经费,或者只做象征性地公开。如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信息公开目录”一栏是空白,类似的还包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纪检监察局等部门网站。

  笔者查阅多个市直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表后发现:20多个部门的“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直到2013年12月20日才公布;质监局、口岸局的“三公”经费预算直到2014年1月份才公开;东莞市公路管理局直到2014年5月14日才公开2013年的“三公”经费预算。“三公”经费预算,顾名思义是对这一年的“三公”经费支出有一个计划和事先计算,直到年底或者第二年才公布预算,又有何意义?

  “三公”经费公开在程序设计上也有待完善。对于一些部门在公开“三公”经费上的迟缓,相关政府部门表示:对于此情况,将会告知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部门,但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惩戒措施。同时,对于何时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也没有一个可资对照的细则。这就使得:“三公”经费的公开并没有一套强有力的章程可供执行。公不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各个部门的自我裁量,如此,也难怪那些被质疑的部门会感到委屈。

  “三公”经费公开经历过了艰难的角力过程,从去年12月底开始,网友@东莞老陌每天登录微博,第一件事就是转发自己向@东莞市财政局喊话晒详细“三公”的微博。这样的做法,既代表了精英网友对于自身知情权的捍卫,与此同时,也表明了东莞市民对于“三公”经费公开的殷切期待。但事实是:在又一次的集中公开中,依然有太多达不到市民期待的地方。与这种期待得不到满足的失落比起来,那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三公”经费公开是政策和时代趋势,政府部门大面积、详细公开“三公”经费,同时直面公民的质疑和追问也是大势所趋,明乎此,与其藏着掖着让“三公”经费犹抱琵琶半遮面,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大胆公开。如此,既是赢得在“三公”经费这一历史章节上的精彩笔墨,也是在为日后的公信力加分。

  郭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