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记者眼】新同学,你不能不知道的地方

12.09.2014  17:13



  【编者按】九月,上万名2014级新生迈入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门,为华园大家庭注入新的活力。对初入校门的新同学来说,在校园里走走,尽快熟悉校园应该是首先要做的事之一,然而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偌大的校园要去哪里逛呢?本期记者眼,我们带你了解校园里那些不能不知道的地方。


(孙中山先生像)


  孙中山先生塑像,也就是华工人常说的“中山像”,位于五山校区1号楼前,进入南门向前直走即可看到。该塑像创作完成于1958年,曾被评为1987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1998年由广州市政府赠予学校;2003年11月,该处景物以“伟人风采”之名入选学校“校园十景”。作为学校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华园师生、外来游客留影的必选之地。


(老校训石 资料图片)


  老校训石,是一块高约7米、长约10米、厚约6米的花岗岩巨石,位于五山校区北区木兰山路中段,上面刻有原国立广东大学校长邹鲁手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5句15字。历经70余年风雨,老校训石见证着校园的历史变迁。今年八月份,中央电视台推出《校训是什么》系列节目,随着节目的播出,社会上也掀起了关于学校校训的热议。作为一名华工人,应当对学校校训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有所了解。作为一名新生如何解读校训?先从参观老校训石开始吧。


(百步梯)


  百步梯,位于五山校区校园主轴线之西,半山西路中段西侧,始建于1936年1月,2002年7月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百步梯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处标志性建筑,随着“百步梯攀登计划”的开展,“百步梯”更是成为师生心中“实践”与“创新”的代名词——学生会会刊、全国十佳学生网站、学生创新中心社团等,也均用“百步梯”来命名。你可能会好奇,百步梯到底有多少级台阶?虽然已有答案,但亲自去数数印象才会更深刻。“百步梯”等着你去攀登哦!


(7号楼一角)


  7号楼位于五山校区中轴线之东、庐山路北端,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建筑教育家林克明设计,1935年9月竣工。解放战争期间,该楼是进步学生活动场所之一,现为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系办公用楼。楼前的“孕育”雕塑,意为呵护日后播迁远递、洒向四方的花籽儿。


(东湖风光)


  东湖和西湖横贯五山校区教学科研和行政生活的中心地带,两湖四周分布着励吾科技楼、2号楼、逸夫科学馆、逸夫人文馆、31-34号教学楼、西湖苑、发电所、中区饭堂等办公、学习、生活中经常要去的地方。没课的时候,沿着湖滨路散散步,在湖中亭或金银岛上坐坐,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大学城校区图书馆是一座集楼宇自控、智能布线、防火监控为一体的现代建筑,可藏书160万册,馆内具有空调、无线网络和舒适的阅读座位,为同学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该馆面迎珠江,在学习放松间隙还可以眺望珠江,欣赏江景和校园风光。五山校区图书馆由于正在全面翻修,目前搬迁至26号楼、35号楼等处,相信工程完成后,必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广大师生。没课的时候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相信大部分同学入学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也正是很多毕业生在学校期间没有做到,觉得颇为遗憾的事情。希望同学们读书期间多去去泡泡图书馆,不要等到毕业时才后悔,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大学城校区体育馆)


  大学城校区体育馆,本科新生和部分研究生在入学报道时已经跟它有了第一次接触,不过大家可能忙着注册,无暇仔细参观。这座体育馆是由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和孙一民教授共同设计,是国内首个无粘结预应力双曲组合扭薄壳屋面的体育馆,中心场地具有多种功能,可进行乒乓球、篮球、体操、手球等国际标准比赛。大学城校区体育馆曾承担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柔道、摔跤、盲人柔道的全部比赛,除此之外,还承担过2007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八届少数名族运动会等部分赛事项目。今年教育部新出台《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根据《标准》规定,学生体育测试达不到50分,将拿不到毕业证,也没有资格参加评优和评奖。所以,小伙伴们在今后的几年里,要经常去体育馆锻炼哦。当然,除了这座体育馆,两个校区还有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很多其他体育场馆和设施供同学们日常健身所用。


(大学城校区第二学生食堂)


  对于广大师生来说,食堂是去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之前的记者眼中,我们曾做过一期关于食堂的报道,有点赞的也有吐槽的,不能不说,食堂是一个让很多同学爱恨交织、欲罢不能的地方。不过学校一直在想方设法,不断改善食堂的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饮食服务。在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共有十个饭堂,每个食堂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吃货”,那就去每个食堂品尝一番吧,当然还可以顺便体验下曾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的高大上的“自动打饭机”哦!


  建筑红楼、凤山雅筑、贺兰山青砖堡……学校值得你去寻觅的远远不止文中所写,还有很多有故事有历史的自然、人文景观等着你去发现。欣赏校园美景,感受文化积淀,带上一份校园地图,开始你的华园探索之旅吧!

华园记者眼》第36期团队
文      字:臧江江(部分内容引自陈国坚编著《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建筑之旅》)
图      片:许颖、臧江江、康昊天、冯炜兴
美      工:臧江江
编      审:孙宏志
总 策 划:王丹平

华工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工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工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871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