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围棋联赛火热进行中 欲打造围棋界"NBA"
■本期特邀嘉宾
城围联体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覃勇刚
广东棋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邓扬威
由城市围棋联盟主办的首届城市围棋联赛目前正在进行中,这是国内首个由投资人主导、以联盟形式运作的大型围棋赛事,并提出打造围棋界“NBA”的口号, 但这项新创办的赛事目前遇到了不少难题,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趁着比赛运作公司的负责人来广州商谈9月5日在广州举办“城围联广州站比赛”之机,我 们对这一充满奇思妙想的比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8支队就是18个投资主体
覃勇刚:城市围棋联赛是去年国家提出加快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赛制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采用接力赛的形式,引入换人、暂停等集体球类项目比赛规则,这些围绕 比赛形式和规则的变化,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和观赏性。首届比赛总奖金高达210万元,其中冠军奖金80万元,亚军40万元,超过了举办多年、由顶尖职业棋 手参加的全国围棋甲级联赛。首届城围联共有18支队参加,比赛吸引了不少职业棋手特别是女子职业棋手参赛,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叶桂、郑岩等,男子著名棋手 则有胡煜清、白宝祥、马天放等。
邓扬威:城围联搞起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它有许多方面创新,特别是赛制上的创新,因此大大丰富了围棋赛 事活动的内涵。它还能够为围棋的市场化、娱乐化、大众化探索路径,提供一些经验教训。而其中的市场化是最引人关注的,因为它搞好了,联赛就可以生存发展; 搞得不好,联赛很有可能中途夭折,作为围棋市场化的“先烈”倒了下来。
施绍宗:城围联还有一个最让人关注的特点,就是比赛完全是由民间 和企业发起的,这同样是国家出台体育体制改革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这一政策后的新事物,像城市围棋联赛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围棋赛事,中国围棋协会只是挂上 “指导单位”,这也说明,城市围棋联赛的主办方没有向中国围棋协会缴纳任何赛事审批费用,我觉得这一点更有意义,因为取消民间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行政审 批,大大激发了民间与社会主办比赛的积极性和能量。
覃勇刚:围棋产业化目前能看得见的就是少儿培训,但我们更想在围棋的比赛上实现产业 化,为此我们作出了尝试,学习NBA的组织运作方式,在中国,“城围联”开创了投资人在官方项目协会之外独立运作商业赛事的先例。18支加盟队就是18个 投资主体。城围联的设计投资资金为1亿元,最初计划由32个俱乐部出资。不过,首批32席并未招满,现在只有18支俱乐部队参赛,每支队投入200万元, 我们已收到了除了我们队外的17支队的经费,总共3400万元,城市围棋联赛就由这18家俱乐部股东组成的城市围棋联盟授权城围联体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来 运营。可以说,城围联代表了职业赛事产业化、联盟化、公司化运作的方向。
围棋PK篮球胜在文化品位
邓扬威:城围联能 否定位为围棋NBA?我认为不同类不类比。篮球是大众项目,围棋是小众项目;篮球有极高观赏性,围棋基本没有观赏性。篮球和围棋这两种差异,在市场上很容 易体现出来。当然,围棋不是什么都处于下风,若从文化品位分析,围棋优于篮球。少儿围棋培训市场为什么持续火爆?原因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学习围棋能提升少 儿的文化品位及相关素质,而这正是大部分望子成龙的父母乐意买单的。
施绍宗:中国的体育产业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大家最关心的是,“城 围联”的商业模式或者说赢利模式究竟在哪里呢?围棋比赛毕竟太过小众,也缺乏可以吸引外行的“观赏性”,既不能卖门票,也无法卖电视转播版权,唯一的是靠 赞助,本身没有任何造血功能,“城围联”要突围困难非常大。
覃勇刚:城围联对于未来盈利模式的设想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赛事运营开发, 二是线上线下产品,三是餐饮、旅游等文化衍生品,四是体育文化地产。在起步阶段要想通过前三种方式挣钱不可能,比较可靠的还是体育文化商业综合体的模式。 我们华蓝集团在广西南宁建造运营的南国弈园有成功经验,我们希望能将这一成功的模式在全国各地复制,目前华蓝集团正在浙江衢州开发弈谷文化产业园项目。我 们进行体育文化地产的经营和开发,开发产生收益的一部分将直接划给联盟。
邓扬威:在城围联的市场计划中,列出了多种的盈利方式,其中被 大家认为较为靠谱的是“南国弈园”开发经营模式,但遗憾的是,这种模式的成功可以定义为商业地产的成功。意思是在南国弈园这个地段的写字楼具有特定的商业 价值的,即便你不去经营围棋,不去经营文化,而是改做别的什么行当都会有收入。
城围联市场化
更需清晰定位
施绍宗:我看了你们的方案,恐怕真正有用的是“体育地产”的做法,但这个与围棋比赛的产业化本身并无本质联系。这是以体育文化为名圈地,政府给出的地价低,你们赚的是这笔钱,而围棋本身是亏本项目。
邓扬威:围棋,或相关体育文化地产的推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政府的重视程度,具体城市的政策法规完善情况,地段的人流、交通以及配套是否 完备等,因此它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举个例子吧,南国弈园这种“体育文化地产模式”,在开发商拿地招拍挂程序非常完善的城市广州,便难以复制了。
覃勇刚:城围联的初期运营将依靠资本金来“砸品牌”,预计经过两年左右,各方面的投资就会产生收益。中期目标则是在几个省市形成一定连锁效应,带动后期 的资产运营和体育文化综合体的经营。经营本身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像南国弈园一样,反过来给城围联提供投入。如果收入好的话,还会加大对赛事的投入。
邓扬威:我觉得城围联的市场定位有点模糊,城围联除了市场化口号外,更需要清晰的市场定位。选择大概有三:体育竞技、大众娱乐、高雅文化。有清晰的市场 定位,城围联的卖点策划才有逻辑起点,赛事活动才能做到极致,衍生产品销售才有真正市场。若定位为体育竞技,那么在这种特定的赛制里,它的水平应该是当下 世界最高的,起码是全国最高的。若不幸把它定义为“围甲”“围乙”的弟弟“围丙”甚至“围丁”,那么它的关注度必然有限,也不可能拥有太多的忠实粉丝。若 定位为大众娱乐,那么就要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不断策划赛事活动的娱乐性,如此才能真正让受众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愿意为赛事买单。若定位为 高雅文化,那么赛事活动的策划就一定要使它具有真正的高度,从仪式、包装到赛事活动组织等,让受众真的认为你是一个高雅的文化活动,愿意接受熏陶。
正在考虑将来在新三板上市
覃勇刚:首届城市围棋联赛常规赛已赛程过半,我们作为主办方在赛事运行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思考和挑战。首先,每年上千万元的投入不是小数目,我们当然希望赛事能获得媒体和公众的持续关注,尽快达到“砸钱赚吆喝”的效果,但目前看来效果不佳。
邓扬威:围棋天生是缺乏观赏性的,如何破解观赏性缺乏的问题?毫无疑问,运营者没有强大的策划能力,不大可能赋予围棋一些新的东西,以提高它的观赏性。 可以预测,在头几年,在城围联赛事活动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没有上来之前,拉赞助这项重要的市场工作是不会太顺利的。为什么?围棋是小众项目,它受众面的狭窄 制约了它的传播效应,因此在投入产出计算上精明的厂家是不愿意赞助的。如今是信息泛滥的年代,城围联亮相时多方面创新带来的传播效应,若无强大的策划、经 营团队不断地推陈出新,保持新鲜度,那么这种传播效应会不断递减,这值得注意。
至于如何解决城围联的赛事活动的赞助问题和整体盈利问题等,我认为急不得。在有了清晰的市场定位,加大了策划力度,使赛事活动常有新鲜感,逐渐拥有较大量且具有相当粘度的粉丝之后,赞助商就会自然出现。
覃勇刚:城围联的远期目标是开发一定数量的城市,形成固定的经营模式,开拓一些新的项目。当达到一定体量时,往资本市场上发展,我们正在考虑将来在新三 板上市。我们会把城围联旗下的资产和品牌打包,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再放大。我们对赛事品牌做了规划,希望通过3~5年的时间让赛事品牌本身的价值达到10 亿元。
施绍宗:这种想法“看上去很美”,实际上,这也是当今各路资本纷纷投资体育项目和比赛的共同想法,但做起来难度太大,不过,我还 是希望你们成功。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城围联参与企业的老板七成多不懂围棋,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大的隐忧。换言之,这群老板并非热爱围棋,只是冲着 赚钱而来,若连续烧钱不见盈利或会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