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申遗”彰显城市建设智慧
[首席评论]
禺 安
有人说,不进围龙屋就等于白到梅州。且不说这句话的严谨性——梅州客家人文、山水资源之丰远不止于此,但围龙屋对于世界客都梅州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用市委书记朱泽君近日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研究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时的话来说,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根,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要通过‘申遗’,切实保护好围龙屋等特色古民居,坚决守护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让客家文化瑰宝永放光彩。”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保护客家围龙屋”方面,梅州市委市政府规划先行,将围龙屋“申遗”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民间“舆论场”达成高度一致。这对于得民心、顺民意、聚民力,让梅州新型城镇化走在科学高效的道路上,无疑具有良性的催化剂效应,也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建设的智慧和魄力。
众所周知,千城一面是当下城市建设最大的弊病之一。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的城市,不过是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在城市规划领域,强调对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的保护先行已渐成业内共识。这也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和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就重点提到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梅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围龙屋“申遗”再次提上日程,坐言立行,正是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看到,梅州在建设江南新城时,不仅将区域内已公布为文保单位的客家围龙屋等历史建筑予以保留、修缮,对一些未公布为文保单位且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也依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予以落实保护措施。不仅如此,市委书记朱泽君还提出:“甚至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融入客家元素,坚决守护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让古人的智慧更好地造福梅州、造福人民。”
可以想见,于崭新林立的城市建筑群中,不时点缀着特色鲜明的客家围龙屋,历史记忆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存,这是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围龙屋“申遗”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必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客都梅州的精神认同,带动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真正建成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宜居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