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首次专题讲座,隐含哪些深意?
但凡“首次”,总会带有强烈的信号意味,尤其当主语是“国务院”时。8月21日,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内举办了一场讲座,题目很“潮”:先进制造与3D打印。外界普遍注意到,本届政府以国务院名义组织专题讲座,这还是首次。
李克强总理携国务院整个“班底”都是“听众”,包括副总理、国务委员,以及国务院各部门、央企、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光这“阵仗”,就足以吸引人一探其中深意。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中把准“脉”
为什么选这个时候、讲这个题目?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7%,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数据背后有喜有忧。进出口、投资、消费这传统的“三驾马车”呈现出动力不足,寻找新的增长点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事实上,新的“星火”在数据中能看出端倪: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明显快于6.3%的工业整体水平。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2%,比整体投资增速高3.8个百分点。
前5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8%,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远优于传统工业平均水平。
从各地情况看,东部地区主动调整、率先转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突出。
概括成两句大白话:一是高科技制造业大有可为。二是经济迟早都要转型升级,早变比晚变占优,主动求变比被动应变高明。
可以判断得出,李克强总理正是把准了这个“脉”,所以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请进中南海,开讲“先进制造与3D打印”。
不仅学习新技术,更要吸收新理念
讲座中,总理插话提示卢院士“敞开讲,不用赶时间”。听完讲座后,李克强简短谈的几点感受,颇有深意。
对于技术,他说,3D打印堪称一项颠覆性技术,实现了制造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
对于产业,他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孕育兴起,各国纷纷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我国产业转型、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抓住机遇,走在升级发展前列。
更重要的是,讲座主题虽然集中在“先进制造与3D打印”,但总理提示所有“听众”,要超越“一技一业”和“一城一池”,让3D打印和先进制造的“风暴”开启“思考风暴”。信号再明确不过了:主政各部门的负责人,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理念。
正如总理总结时所言:今天组织这次专题讲座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多了解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习新技术,更要吸收新理念,并且要和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创新思考。
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就蕴藏在这些新理念中
“吸收新理念”,不妨理解为打开国务院首次专题讲座内涵的一把钥匙。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总结时所强调的: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有新理念。
总理之所以看重3D打印,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的“增材”理念弥补了国情之“短”,因为我国的自然禀赋并不占优,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很多方面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材”的方式和理念,很可能会对我国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的重大转变。李克强说,不仅3D打印,还有很多其他先进技术,大家都要汲取其中的新理念认真加以思考,走出一条推动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路子来。
这是一场完全开放式的讲座。李克强总理在总结时结合讲座内容,从3D打印谈到“中国制造2025”,进而融入“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把“互联网+”看作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手段,而“双创”则是基本依托。
所谓“关键手段”,因为互联网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成为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一种具有革命性的组织方式,也成为大部分产业创新的平台和源泉。基于众创的本质属性,总理从一种更高的视角,把“互联网+”和“+互联网”统合起来。所谓“基本依托”,因为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正蕴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这是一种不竭动力。
一方面,深刻理解“互联网+”和“双创”,这本身就需要凭借新的理念。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和“双创”,各种新理念又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
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就蕴藏在这些新理念中,所以必须对它们保持敏感、保持热情、保持呵护——这可以理解为国务院首次专题讲座隐含的深意。
新京报特约记者 常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