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的第二个价值准则,是敬业。
(一)敬业之心
敬业与否,在孔子看来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可教的重要因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如果一个人满足于衣食无忧的游手好闲、不思进取,那是 最难医治的懒惰、最难教化的习性、最难改善的人生。而“敬业”也的确不容易,因为“敬业”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不苦尽不轻易甘 来的过程,所以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而荒废于嬉闹草率。
什么是“敬”?朱熹解释说:“敬者,主一 无适之谓。”主一,就是专注于一事,专心致志;无适,就是无杂念、不分心,心无旁骛。这也如《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 又如《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在其位而谋其政,但求做好所在位置的事,不随便逾越本分。敬业,就是能将自己专注投入到工作中,而不 是心浮气躁、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对当下事务以及对自我的一份敬重。
所以朱熹又说:“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对工作抱有认 真的态度、尊重的态度,就是敬业的态度。成绩高低是能力问题,而敬业与否是态度问题。个人对工作持有怎样的态度,将从工作和他人之处领回同样的态度,如果 不能给工作以专注投入的决心,工作就无法给人以根深叶绿的回报。所以朱熹才说:“敬字工夫,乃是圣门第一义。”
“敬”心既生,就要探讨 什么是“业”。大部分成年人,都会拥有工作,对工作的诉求,一方面,是出于养家糊口、为稻粱谋的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一个人成长于社会、受益于社会, 而后回馈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劳动意义——如果能认同这层意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仅是敷衍应付、不得不为的“职业”,更是实现自我又有益他人的“事 业”,能够超越了将工作仅仅看做是谋生必要、更将工作视为一份事业理想和人生意义,实现从“职业”到“事业”的提升,那么,我们就已经在自觉主动地敬业 了。
虽然同样是工作,职业,还仅限于专职性的谋生手段,而事业,是怀揣理想的目标实现;职场人员,也许只是机械化地完成任务,事业舵 手,却能积极性高涨地全心投入;看似操作着相似的日常劳动,前方却树立有不同的奋斗目标。正是远方目标的不同,才激发了当下热情的大不同,而这种对工作心 生热爱、心怀尊重的态度,就是敬业精神最为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