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汤一介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释永信专程送别

15.09.2014  18:49

  原标题:国学大师汤一介遗体告别仪式15日上午举行

  资料图:9月11日,人们来到汤一介先生的灵堂吊唁。自当日起至14日,北京大学在人文学苑1号楼设立灵堂,供社会各界人士吊唁汤一介先生。9月9日晚,著名学者、北大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国学大师汤一介遗体告别仪式上午举行

   今晨送别“一介”书生

  今天(9月15日)上午,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包括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内的上千位社会各界人士专程赶来送别。不少人走出告别大厅时潸然泪下,感叹又少了一位国学巨匠,他们告诉记者,汤一介生前非常谦和、与世无争。

  早上7时,记者赶到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遗体告别仪式的布置已基本完成,在礼堂外的门口,挂着“沉痛悼念汤一介先生”的黑底白字横幅,两侧是汤先生的学生、哲学系主任王博所写的挽联“阐旧邦出入佛道修儒典品三教乐地奈何哲人已去,辅新命会同中西立人极明四海同心信哉德业长存”。

  8时,汤先生的夫人、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坐着轮椅赶到殡仪馆。她身穿黑色套装,相比上周四,精神明显好了一些,向记者点头表示感谢。在其他送别人士赶到前,她先来到告别大厅,静静注视着和自己相濡以沫一生的爱人,“她需要这样一段安静,这是唯独属于她和汤先生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记者注意到,在告别大厅里,乐黛云写给夫君的花圈挽联是“未名湖畔鸟飞何疾 我虽迟慢誓将永随”,署名“你的小黛”。面对送别者的泣不成声,她反而安慰道:“别哭,你看我多坚强。

  上午10时,汤先生遗体离开告别大厅,一代大师就此远去。

  记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了解到,从11日至14日的凭吊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学界同仁、汤一介先生的亲友、学生等敬献花圈,各界人士700多人发来了唁电、信函和挽联,一共有1800多人前来吊唁。据了解,汤一介先生骨灰将安葬在北京,该系初定于下周一举行汤先生的追思会。(记者张航)

   友人祭语

   与世无争,真正的大师风范

  在送别现场,记者遇到了多位与汤一介相识、相交多年的友人,他们都感慨汤先生辞世,国家又少了一位国学巨匠。

  退休前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武维琴上世纪60年代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师从汤一介的父亲、国学大师汤用彤,他和汤一介既是师兄弟、也是好友,“他非常谦和,说话声音也不大。

  在北大校医院工作的江女士流下热泪,她说汤先生和家人经常去她那看病,之后就成了好朋友,“无论是之前北大分院士楼还是其他时候,汤先生都与世无争,这是真正的大师风范。”她哽咽道。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远道而来,他告诉记者此次是专程赶来送别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