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挂牌成立

01.12.2015  12:15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成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广东新会),江门市新会区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地区,也成为国家质检总局第一个非指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试点省份外的获批地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九年多来,新会柑种植规模从1万多亩增长至4万多亩,年产值从4千多万元增长至17.5亿元,相关企业实现每公顷毛利15万元,新会区先后获颁“中国陈皮之乡”、“中国陈皮道地药材产业之乡”、“中国陈皮研究中心”  、“中国和药文化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

  为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新会区发布了《新会柑、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新会区维护和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区政府先后两次批准在区财政行事单位补充经费中安排约50万元作为申报示范区工作经费;每届文化节下拨专项经费以扶持陈皮产业开展,对该产业累计投资超1000万元。积极鼓励并落实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严格标志使用准入条件,对标志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目前全区共有54家企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允许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占全区生产加工企业总数的75%,累计发放专用标志约25万枚。

  江门市新会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不仅推动了种植业发展,也带动了新会柑、新会陈皮食品深加工的发展;加速了产业链条的延伸,逐渐实现了传统、单一的新会柑、陈皮产业由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向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新会柑、新会陈皮,已从“一个小柑、一块小陈皮”发展成“一条大产业链”,相关种植、生产、销售、旅游文化等产业蓬勃发展。新会区研发的陈皮饼、陈皮茶、陈皮酒、陈皮菜、陈皮调味料和陈皮凉果等系列产品,特别是新会柑皮(陈皮)与云南普洱茶相融合的新产品——新会柑普茶和新会陈普茶得到大众欢迎,市场发展迅速。新会柑、新会陈皮的深加工,增加了其附加值,摇身又变成了该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除李锦记、丽宫、大有、新宝堂等大企业已经从事这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外,尚书坊、葵乡酒厂等中小企业也着手进行产品的创新研发。为了进一步激发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动力,新会区质监部门正谋划将新会柑普茶、新会陈普茶等一系列特色衍生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逐步形成全产业链保护。

            (省局科技处,新会区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