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材质检中心四举措助促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10.12.2015  19:04

  云浮市是我国三大石材产业基地之一、中国最大的石材工艺品加工区,石材生产能力及年销售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素有“中国石都”的美誉。然而,在石材行业发展中存在着阻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石材品名混乱,同一品名有几种产地、花色的石材共存的现象比比皆是,价格上天差地别,假冒产品、劣质产品随处可见,工程验收、石材进出口的化验也由于没有统一的判定准则而难以开展等。鉴于此,国家石材质检中心积极作为通过四大举措,扎实推进各项进程。

  一、深入调研,广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第一时间成立筹建国家石材数据库领导工作小组,扩大区域影响,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横向上赶赴省内外各级相关科学研究院所、商会、协会、龙头企业等,实地调研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筹建经验,拓展思维;纵向上深入省内高校、科学研究院和技术机构调研学习,探讨技术难题,吸取建设经验,为整体工作提供方向。同时,通过现场走访、邮件和电话三种形式面向全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到目前为止,共向350多家单位或个人征求意见,收集反馈回317份。

  二、引才培才,组建梯队。一是加强与高校联合培养,与中国地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合作关系,对紧缺岗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技术需求做好人才保障,并通过参加各类高等院校的在职教育,逐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二是选派优秀人员共8人次前往广东省质检中心等技术机构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三是邀请相关产业领域内知名专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5次共培训83人次。

  三、借助外脑,增强实力。一是举办具有高度权威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技术专家论证会,邀请中国石材协会、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山大学等部门及知名企业的14位权威专家对国家石材数据库建设项目进行技术论证。二是组织召开“科学利用石材资源,推动绿色石材产业发展”研讨会,面对面向技术专家、生产企业了解情况,助力国家石材数据库建设工作。三是加强与广东省环境地质勘查院、T?V德国莱茵集团、SGS检测集团等社会科研力量合作。与广东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云浮研究院等多家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长期性为该中心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四、细致梳理,积累材料。制定《国家石材数据库》建设方案和详细的项目工作计划。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国家石材数据库第一期建设可行性报告》、《国家石材数据库建设可行性报告》、《实体数据库工作指南》和《信息数据库工作指南》等汇编;从原有约1万批次的石材质量检验数据中分类整理出岩石矿物类100个样品、板材类近200个样品以及对应的检测数据,统计出天然石材品种900多个品名,并开展石材矿山产地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制了石材数据库第一本石材图册《岩石与矿物图册》。

               (云浮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