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10.07.2014  15:54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在南宁召开

  2014年7月9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在南宁召开了依托我校和广西大学建设的“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专家组听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总结汇报,经审查有关资料、现场考察实验室、答疑和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建设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二处处长吴根主持验收会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二处李旭彦博士介绍建设验收的有关要求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我校与广西大学联合共建,2011年3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实现了广东省属高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高平台,是一个地方和单位科技实力的体现,该实验室围绕亚热带农业生物优良性状形成与调控的机理和保护利用,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农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改良与快速扩繁、作物育性发育与遗传改良、作物抗逆与养分高效利用四个研究方向,充分发挥了我校和广西大学两校特色优势,分工合作,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

广西大学副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保善汇报实验室建设情况

我校陈晓阳校长和广西大学赵艳林校长作为依托单位负责人介绍实验室建设期间条件保障和支撑情况及下一步设想

  建设期间,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共213项,获得科研经费1.93亿元;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1项,审定作物新品种8个;获省部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22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7篇,影响因子9.0以上的6篇,5.0以上的21篇。

验收组专家提问

实验室主任陈保善、副主任刘耀光在验收会上答疑

  我校和广西大学两所依托单位以及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省区的主管部门对实验室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建设期间为实验室共投入682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3325万元,新增设备32台/套,充实和完善了实验室多个研究创新平台,为实验室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专家组现场考察实验室

  实验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形成了一支专业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科研队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9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87%,中高级职称人员占96%,其中小于45岁的中青年研发人员有39人。建设期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1人,“闽江学者”1人。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3人、特聘专家2人,“南粤百杰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2人。

  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对外开放与交流广泛,扩大了国际影响,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学术地位。实验室共组织召开了5次学术交流会。其中国际学术交流会议3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议2次。实验室16人次应邀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参加了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184人次;邀请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66位外国专家学者来实验室学术交流。

广西科技厅副厅长周文能、广东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余亮分别代表两省区主管部门讲话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处长傅小锋对实验室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本次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以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为组长,成员包括: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西南大学张家驹教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符习勤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传清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万全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秀娥教授、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卢大儒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杰研究员等8名专家学者。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处长傅小锋、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二处处长吴根,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黄丹,广西科技厅副厅长周文能,广东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余亮等主管部门领导,我校校长陈晓阳、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耀光,广西大学校长赵艳林、广西大学副校长、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保善,以及两校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组长及实验室部分骨干教师、实验室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我校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及广西大学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研究生处、设备处等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等出席了验收会。(文图/周志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