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上市蝶变十年 股改红利消退后如何“突围”?
原标题: 国有大行上市蝶变十年 股改红利消退后如何“突围”?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吴雨)十年前的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交易所鸣锣上市,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浓重一笔。随着建行2005年在香港资本市场“破冰”,中行、工行、农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也相继上市,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随着股改红利逐步消退,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有大行面临重重挑战,如何“突围”寻找转型发展的春天,成为上市十年后的新课题。
国有大行十年“蝶变”
近期,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最新“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四大国有银行位列十强。而在十多年前,国有商业银行包袱沉重,1999年和2000年,国家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在股改开始前的2002年底,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率高达25%,平均资本充足率仅4.25%。
在股改初期银行饱受质疑:官商作风几十年的国有大行是不是只在形式上把股票卖出去了,骨子里还是老样子?
十年后,一系列数据也许能解答疑问:建行资产规模是上市前的近5倍,达到18.2万亿元;工行不良率从十年前的14.32%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4%;中行拨备覆盖率从股改前的74%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57.37%;农行2007年股改之初净利润为437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45.64亿元……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历“蝶变”,正发出中国银行业崛起的声音。
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表示:“十多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启动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正是这次改革才使我国大型银行从‘隐患重重’跻身于国际前列,焕发了勃勃生机。”
新常态下大行面临重重挑战
前几年还被批评“躺着挣钱”的银行业,这几年也开始为如何保持利润增速而忧心忡忡了。近两年,国有大行净利润增速陆续进入“个位时代”,工行、建行、农行等大行201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甚至不足1%,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摆在各家大行面前的一大课题。
与此同时,在经济换挡和结构调整中,部分行业和区域风险频发,资产规模较大的大型银行面临的风险压力骤增。“2013年至今,工行已连续6个季度不良率攀升,这与外部大环境去产能、去杠杆的趋势一致。”工行行长易会满说。
此外,有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35位银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不少人投奔互联网金融公司。人才流失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国有大行在机制、体制和薪酬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依靠改革进一步激发自身活力。
“国有大行近十年高速发展的日子一去不回,随着实体经济增长压力增大,银行业的增速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经济转型升级不仅考验国有大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更考验银行家们经营管理的智慧。
踏上转型发展新征程
不能仅靠吃息差、不能再走外延性的发展道路、不能再依靠股改红利……在股改上市十周年的大背景下,国有大行此刻又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上,思考着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棋盘上“落子”。
马明海是甘肃省金昌市宁远堡镇的一名农村大学生,毕业后一直想开一家销售地方特产的网店,可苦于缺乏资金。但他周围的亲戚朋友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一趟银行也没去就从建行网站借来5万元开起了小店。
当下,将金融产品互联网化的绝不止建行一家,工行网络融资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行的中银易商平台频频推出新服务……这两年在“互联网+”大潮的助推下,整个银行业互联网转型风生水起。
郭田勇认为,“互联网+”只是大行转型发展的一个侧面,在面向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正在借助“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推进海外业务,紧抓“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找寻国内业务新亮点,并在客户营销、产品设计、综合化服务和差异化定价方面走向精耕细作。
十年磨砺风雨铸,征尘未洗再出发。“上市既是国有大行改革的里程碑又是新起点。”王洪章说,伴随新常态下国家战略的实施,包括建行在内的大型银行将在转型活力驱动中步入全新的发展期,在重重困境中和实体经济一同“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