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成儿戏 监管须跟进

12.12.2014  14:43

朱慧松

    本报报道,12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30002-2013《儿童牙刷》正式实施。标准从卫生要求、安全要求、规格尺寸、毛束强度等方面,对儿童牙刷作出了详细规范。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目前梅州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牙刷仍是旧标牙刷,市民选购儿童牙刷也大都依靠“自身经验”,很少关注其生产标准。

  牙刷虽小,却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口腔健康,马虎不得。和成年人相比,儿童身体更加脆弱,如果使用了质量不过硬的牙刷,身体受到伤害的几率也会更大。因此有关方面推出了儿童牙刷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方方面面都作出了严格要求,这是为了让孩子用上质量更有保证的牙刷,身体免受伤害,出发点当然是好的。

  好规定要落实好才能收到效果,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规定已经开始实施了,市面上却难觅符合新国标的儿童牙刷,“旧标牙刷”依旧在唱主角。好端端的国标并未得到严格落实,简直形同虚设,这样也就失去了意义。

  厂家为何不执行国标?原因恐怕也不复杂。逐利是商家的天性,若是严格执行国标,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商家自然不会积极,能拖则拖。其实商家不买国标的账也并不可怕,若是职能部门监管到位,商家还敢不买账吗?

  类似事情并非个例,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用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定、标准多如牛毛,可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的却如九牛一毛。若是没人管或管得不严,商家肯定是肆无忌惮,消费者自然要当冤大头。

  国标成儿戏,监管不能似空气。出台规定、标准重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更为关键。一旦出台,职能部门就要全力以赴做好落实文章,加强政策宣传,强化市场监管,如把明察暗访有机结合,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对商家的种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严惩不贷,看谁还敢不买账?这样确保新规、标准不打折扣,真正为消费者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