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税应用“智慧纳服”平台 畅通三个通道 全力护航营改增

30.04.2016  20:18

  为保障全省99.51万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顺利过渡,广东国税深化应用纳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2.0版,积极从“数字纳服”向“智慧纳服”转变,畅通“三个通道”,着力做好营改增期间的预警、应急和服务保障工作。 

  一、畅通“调度通道”,强化事前预测 

  2015年底,广东国税未雨绸缪,对自主研发的纳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升级至2.0版,从三个维度深化系统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全省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预警调度能力,为应对营改增前期业务量激增带来的压力打好“提前量”。 一是扩大应用覆盖范围。 优化全省国税系统“电子预警地图”,通过实时数据和视音频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获取省、市、县(区)、基层分局共367个办税服务厅的实时工作情况,有效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和调配办税服务资源。 二是深化系统功能拓展。 由原有的149项功能新增至204项,根据纳税人按业务分类取号情况,可提前分析预测纳税人需求和办税行为习惯,测算平均办税时间。在可能发生排队拥堵前,智能化预警并及时调度办税服务厅服务资源,增设导税岗分流疏导,减轻窗口业务压力,确保办税通畅快捷。 三是强化信息技术手段。 系统整合升级为“实体办税、网上办税、电话办税、自助办税、移动办税”五位一体新格局,建立多元化预约办税平台,纳税人可实时查询本地区各办税服务厅信息,自由选择同城范围的办税服务厅预约办税时间,自主规避办税高峰,比非预约类纳税人节约等待时间高达50%。 

  二、畅通“指挥通道”,强化事中应急 

  广东国税新增营改增纳税人88.72%为小规模纳税人,预计在新政落地初期,办税服务厅人流量和工作量将增加50%以上。面对办税服务厅现场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广东国税应用纳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2.0版,有效提高各级国税机关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一是云数据为指挥提供决策参考。 系统与金三系统无缝对接,业务数据采集统计实时全面,并可逐层下钻深度挖掘;与纳税服务规范无缝对接,可实时比对税务人员业务工作进展。通过“云架构”技术整合全省2823个办税窗口及网上办税系统、12366热线系统、自助办税终端系统、移动办税平台的数据,多角度反映任意时段、任意单位、任意渠道的办税服务物理流程,多维度统计、分析、挖掘业务办理数据,为加强指挥管理和服务针对性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影音交互为指挥提供技术支撑。 系统2.0版重点开发了双向影音交互功能,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和异常问题,省、市国税局可即时直接与各办税服务厅值班领导、导税台值班人员进行视频通话,第一时间指挥现场工作,及时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该系统设“信息发布”功能,可将工作通知推送至367个办税服务厅现场的综合显示屏,实现“营改增”期间重要紧急通知信息口径一致、发布一致。 

  三、畅通“诉求通道”,强化事后整改 

系统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打通了税务系统内网与互联网的连接,通过对纳税人服务需求和满意度归集、分析、反馈,找准纳税服务过程中的“痛点”,进一步提升“营改增”纳税人满意度。 一是自动推送问卷。 对当前876项涉税业务指标进行智能化处理,可以在业务办结后自动触发、自动推送调查问卷,纳税人办结每一笔业务后可以通过手机或APP反馈满意评价信息,采用匿名评价、在线评价和事后评价等方式,确保意见采集客观、公正和准确。 二是自动督办落实。 服务评价不满意的工单由系统即时形成督办工单,要求对应部门和工作人员限时整改,实现“事事有评价,件件有落实”。据统计显示,新系统对于促进办税服务提速、提高纳税人满意度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全省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缩短到11.32分钟,业务按时办结率提高至94.27%,纳税人窗口评价满意率保持在99.95%以上。 编辑:张秋雅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