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欲打造图书馆之城 每8万人一座公共图书馆

27.05.2015  11:34
■昨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就《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实施作具体部署。新快报记者 祝贺/摄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文化大业。比如说天河GDP最高,是‘首富’,但如果图书馆‘首小’肯定不行。天河不一定要最大,但一定要位置最好,最好在珠江新城拿块地来建图书馆。文化讲价值不讲价格,搞文化就是要舍得。增城图书馆4万平方米,我希望大家向增城学习。” ——陈建华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昨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就《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实施作具体部署。新快报记者 祝贺/摄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文化大业。比如说天河GDP最高,是‘首富’,但如果图书馆‘首小’肯定不行。天河不一定要最大,但一定要位置最好,最好在珠江新城拿块地来建图书馆。文化讲价值不讲价格,搞文化就是要舍得。增城图书馆4万平方米,我希望大家向增城学习。” ——陈建华

  广州欲打造“图书馆之城”,建立四级公共图书馆,至2020年——

  ■新快报记者 罗仕 实习生 寥媛 通讯员 穗府信

  广州将在市、区、镇(街)、村(社区)建立四级公共图书馆(室)及服务网点。昨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下称《条例》)实施工作会议在市政府礼堂举行,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就条例实施做出具体部署。据悉,广州计划打造“图书馆之城”,至2020年,广州市实现约每8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3册公共图书馆藏书。

  当前每80万人1座公共图书馆

  在无全国性图书馆法的大背景下,今年5月1日开始,《条例》正式实施,广州成为全国第六个拥有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的城市。“这部条例出台历时10年,凝聚着心血和智慧。”陈建华表示,广州为千年商都,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名城,“这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两翼齐飞,不可偏废。

  陈建华表示,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图书馆拥有率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广州每80万人才拥有1座公共图书馆,与日本(平均4万人)、英国(平均1.9万人)、美国(平均1.8万人)、德国(平均1万人)、法国(平均4000人)等先进国家有巨大差距,与深圳、东莞、苏州等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为此,《条例》明确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至2020年,广州市要实现约每8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3册公共图书馆藏书,“主要指标介乎于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和发达国家、地区标准之间,相当于中国香港地区当前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进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达地区行列。”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表示。

  第三方评估考核图书馆建设

  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条例》提出建设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室)及服务网点。对此,陈建华坦言,“下一步在街区建设图书馆工作任务还很重,老城区空间也比较狭窄。

  “我们现在评价一个区工作干得怎样,考核GDP、财政、科技等,文化同样要考核。”陈建华表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条例》明确的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倒排时间表和工作进度,同时市文广新局要制定全市公共图书馆考核标准,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效益等考核。

  “各区研究一下《条例》,要有一个方案。”陈建华说,要根据《条例》,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坚决克服懒政、怠政的现象,坚决惩处失职、渎职的人和事。

  领导干部要有文化情结亲力亲为

  陈建华表示,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平均每人仅阅读4.7本书,远低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日本、韩国,甚至不及一些国家的1/10。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市属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有154.8万人,但人均每年借书不到4本,平均到全市人口,每年人均借书不到0.5本,“当然,现在一方面条件好的读者会买书,另一方面,电子读物普及。但也一定程度说明阅读习惯缺乏是广州的普遍现象。

  《条例》将每年4月定为广州读书月,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陈建华说,“书香羊城提出已经十多年了,要通过《条例》的实施,把全民阅读搞起来。把读书作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打造书香悠悠、书声琅琅的现代都市。

  “老市长林树森同志有句名言,‘未来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发达国家不讲GDP,讲文化,讲图书馆面积,讲藏书。”陈建华说,“我也参与了一些图书馆的建设,很有体会,就是作为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你必须有文化情结、图书馆情结。《条例》落实后,广州‘图书馆之城’才能基本建成。

  “我们这代人有幸靠图书馆陪伴成长

  陈建华讲述自己的图书馆情节:

  “我们‘50后’这代人,由于‘文革’的原因,停课闹革命。那个时候书极其缺乏,很多人看不到书。”在谈及图书馆的作用时,陈建华表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50后”这一代人体现得尤为充分,“实际上我们那一代人很多有幸靠图书馆陪伴成长,我想高考恢复后1977、1978年高考的人,很多是去过图书馆的,或者是经常从图书馆能借到书的,图书馆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学校。我们要感恩所有图书馆,感恩书籍。

  在《条例》征求阶段,曾有人担心,随着网络电子化的普及,市民不会看纸质书,而转为网上阅读。对此,陈建华表示,将完成全市统一的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和全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不过,“现在进入图书馆还是年轻人多,(广州图书馆)现在每天入馆人次1.9万,最高一天入馆人次是4.3万,广州图书馆入馆人次已超过国家图书馆,是全国第一。

  陈建华同时表示,图书馆为人的终生学习提供了便利场所,是穷人的“大学”,没有围墙的“学校”,“一个重点大学本科生,4年平均课程约30门,也就是读了30套书而已。如果缺乏终生学习,大学期间学到的那点可怜的知识很快就过时,用以前的话来说,你学的那几句英语早就还给老师了。因为知识的更新可能到现在一年都不到,需要终生学习,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主要内容

  1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使财政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口、服务范围、服务需求、服务功能等相适应。

  2 公共图书馆选址应当位于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市政设施配套良好的区域,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和服务半径合理的要求。

  3 区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推进村、社区的图书室或者服务网点建设,可以在学校、企业、地铁站、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立图书室或者服务网点。

  4 以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公共图书馆年人均入藏纸质信息资源应当达到下列要求:(一)市级公共图书馆不少于0.06册(件);(二)区域总馆和镇、街道分馆合计不少于0.14册(件)。

  5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服务的常住人口每一万人至一万五千人配备一名工作人员的标准,结合服务时间、馆舍规模、馆藏资源数量、用户服务量等因素合理配备相应数量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多形式、多类型配备。

  6 中心馆每周的开放时间不少于七十小时,区域总馆每周的开放时间不少于六十三小时,镇、街道分馆每周的开放时间不少于四十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