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测试:发三次“我爱你” 爱人啥反应

05.11.2014  10:48

   发三次“我爱你”,老公啥反应

   60后老公最淡定

   70后老公最现实

   80后老公最紧张

   90后老公最默契

   东莞时间网讯 连发三次“我爱你”,看看老公啥反应?

  最近这条微信在朋友圈疯转。朋友圈里的各种神回答,或让人捧腹,或让人完全没有想到,或让人甚至开始反思社会……

  在东莞,老公们都在想些什么?本报分别寻找到一批60后、70后、80后、90后的夫妻、情侣进行测试。

  连发三次“我爱你”,看看老公啥反应?60后的夫妻最淡定;70后的夫妻最实际;80后的夫妻最紧张,90后的夫妻最默契。

  看似最简单的游戏,却也最深刻。

  我们的不少编辑、记者也都参与其中,并把话题延伸开——发给老公,发给老婆,发给朋友,发给父母等等,年龄段也分为90后、80后、70后、60后。采访时,最出乎意料的是,有的男性听到这个游戏后说:“这个游戏会拆散很多夫妻的。”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老婆会以为这三条“我爱你”原本是要发给小三的。

  真的无力吐槽了,是我们太单纯?还是这个社会太复杂?

  不管怎样,希望大家先看看下面这些人的故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相信爱情。

   60后:老公很淡定,回复老婆“怎么啦

  1992年的3月,张姑姑想了想说,经人介绍,张姑姑认识了他现在的老公。

  “大概认识几个月后,我们就结婚了。”张姑姑笑了,这应该算闪婚吧。她说,他们那代人对婚姻还没有那么物质,感觉对了,人也敦厚老实,就结婚了。

  现如今,结婚10多年了,张姑姑的闪婚和我们新生代不一样,结局不是“闪离”,而是日子越过越踏实。

  “老公人很好,是一个很可靠的人。他没有做过什么浪漫的事,甚至连一束花都没有送过给我。”张姑姑描述着他们的婚姻生活说,“但我希望他去做什么,他都会去做。

  令她最感动的是,张姑姑是上海人,他老公是东北人。即使来到东莞,东北人的重口味也实在难适应上海人的清淡。张姑姑提议,“分开两锅煮菜,这样才好照顾他。

  但老公却拒绝了,“一家人绝对不能吃两锅饭,我口味重可以慢慢调节适应。”就是这一句窝心的话,张姑姑感激了老公一辈子。

  她说,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这样才是真日子。如果日子里满是浪漫,那反而不可靠了。

  这次发微信,老公“平淡”的回应,也在张姑姑的意料之中。她说,平日里,他们夫妻之间也会说“我爱你”,她觉得这是对亲人的一种情感表达。

  听着这对20多年夫妻的幸福故事,记者有些神往。张姑姑说,他们那代人的感情,没有掺杂太多物质的东西,所以比较纯粹。而要过好夫妻生活,她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只有一个字,女人一定要“”。

  谢谢张姑姑的故事和她的建议。现在,张姑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老公则自己创业经营着一家公司。

   70后:老公太现实,说“手机是不是丢了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石姐姐,家在寮步,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还有一个糖尿病的婆婆要照顾。

  “我们这代人,到了现在应该是生活压力最重的时候了吧。”石姐姐想了想说。每日里忙于日常的生活,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跟老公说这样肉麻的“老公,我爱你”是什么时候了。

  这一次,她给老公连发三次“老公,我爱你”,老公感到意外,回答得也是很现实。

  “以前谈恋爱写信时,可能经常会写‘我爱你’。但现在照顾孩子,忙于生活,再要说出‘我爱你’已经有点别扭了。”石姐姐说。

  她总结,他们70年代的这代人,“我爱你”这种话已经不是用“语言”来表达了,而是用行动来表达。“工作努力一点,让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好一些。”石姐姐说,夫妻两人为家而努力拼搏就是对对方说的最动听的“我爱你”。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