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在大马士革,“找不到人共度春节”

18.02.2015  21:04

  新华网大马士革2月18日电(记者刘阳 杨臻)今年的春节,对于家住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谢丽霞老太太来说,有些冷清。

  动荡之前常常到谢丽霞家做客的中国留学生不见了踪影。叙利亚动乱爆发之后,大学公派留学生都回国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自费中国学生也在2013年美国威胁军事打击叙利亚之际转学了。

  她在中国驻叙利亚使馆的朋友也撤回了国。“之前有一个中国留学生,我们看着他一步步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中国驻叙利亚的商务参赞,但随着经商处的关闭,他也撤回了国内,”谢丽霞说。

  由于冲突导致叙利亚供电系统受损,谢丽霞居住的大马士革近郊的社区每天都要停电。“每天来电的那几个小时,我就要赶紧打开洗衣机洗上衣服,打开电饭煲焖上米饭,熨衣服、用吸尘器清理地板这些家务也要抓紧完成,”谢丽霞说。

  1939年生于香港的谢丽霞今年将满76岁。1955年,16岁的她考入武汉大学工程系,在那里遇到了叙利亚首批赴华留学生、同岁的雅库布。两人相识相恋,并于1963年完婚后双双来到叙利亚。

  在叙利亚的50多年里,她认识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外交官、记者、学生和商人,一些她眼中的小字辈,如今都已退休。

  “记不起来还有什么时候在大马士革的中国人比现在还少,”谢丽霞说。

  由于安全原因,就连每年中国使馆举行的新春招待会也暂停了。谢丽霞说,这是一年当中在叙华人唯一能够聚在一起的机会,可是招待会已停了3年了。

  朋友的离开让谢丽霞对过春节有些意兴阑珊。“找不到人可以共度春节,一个人总营造不出节日的气氛,”老人说。

  已持续近4年的叙利亚动乱不是谢丽霞经历的时间最长的战争,也不是最惨烈的一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虽然谢丽霞居住的香港并未受到直接影响,但有关战争的记忆却深深烙在她的脑海中。

  在叙利亚,谢丽霞又陆续经历了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丈夫雅库布正好在叙利亚空军服役,他所在的机场遭到了以色列战机的空袭,把有孕在身的谢丽霞“吓坏了”。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叙利亚逐渐恢复稳定。4个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成家,谢丽霞和雅库布满心以为从此可以好好享受退休之后平静祥和的生活了。但是,2011年战火再度袭来,已年过古稀的两位老人不得不再次告别平静的生活。

  谢丽霞说:“我们在北部乡下的房子已经毁了,一些相处多年的同事和邻居,也因为在大马士革的住处被毁,移居到外国或外地,逐渐失去了联系,能在身边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去年,两位老人为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回了一趟中国。他们在那里走亲访友,游山玩水,两个月之后才回到叙利亚。回想起上个世纪50年代在国内读书时的情景,谢丽霞感慨中国变化太大了,觉得以后让孩子们去中国发展才是最有前途的。

  在她的鼓励下,外孙易卜拉欣申请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正在北京交通大学学习,希望日后能够留在中国做一名医生。

  谢丽霞说:“我和雅库布在叙利亚已经待了大半辈子,恐怕不能回中国生活了,但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在中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