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昨日在官方网站证实 立案调查微软垄断

30.07.2014  11:30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曦报道:7月29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在官方网站证实,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28日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已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工商人员带走部分资料

201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根据企业举报反映的微软公司存在对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问题、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的情况,进行了核查。核查中,国家工商总局先后约谈了微软公司和有关企业,微软公司就总局关注的问题提交了报告。期间,相关企业也不断向国家工商总局反映情况。

国家工商总局认为,经过前期核查不能消除微软公司上述行为具有反竞争性的嫌疑。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已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2014年7月28日,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国家工商总局专案组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突击检查。被检查人员包括微软公司副总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市场、财务等部门相关人员。工商执法人员复制了微软公司部分合同和财务报表,提取了电脑、服务器中储存的内部沟通文件、邮件等大量电子数据,查封扣押了2部工作电脑。目前微软公司以部分主要待检查人员不在国内、北京或联系不上为由,使本次突击检查未完成全部检查内容。

微软中国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国家工商总局相关人员28日突访了微软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的办公室,正就一些事情展开问询。据透露,工商方面的调查非常突然,位于广州太古汇的微软公司员工已经收到内部通知,要求配合工商部门的各项调查,而目前不少微软高层都在国外,可能会被要求回国配合调查。工商部门人员28日上午已经在广州微软分公司进行账目等调查,据称还带走了部分文件和资料。

微软中国在声明中表示:我们致力于创造产品来满足客户对功能、安全和可靠的要求。我们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并回答相关问题。

调查或冲击微软在华业绩

微软是最新一家遭遇反垄断调查的外资企业。此前,国家发改委曾对高通公司发起过反垄断调查,并且在近期确定了高通公司的垄断事实。更早前,国家发改委还对美国交互数字公司(IDC)发起过反垄断调查,在该公司作出整改后,发改委才在今年5月宣布中止调查。

业内人士预计,微软公司如果卷入反垄断调查,也将会对其在华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公司业务处于风险之中,最坏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微软美国总部暂缓对中国业务的进一步投资。

据悉,最近微软在华屡受挫。继今年5月无缘强制节能产品品目补充招标后,Win8又一次未被纳入政府采购。近期,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公告,称在2014年政府集中采购第一批入围产品中,微软入围的个人操作系统是Win7而不是Win8。

一位国产操作系统厂商负责人认为,这一结果主要出于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此外,也与政府软件难与Win8兼容、Win8售价太高有关。但这对微软在中国的业绩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一旦垄断行为被查实,微软中国可能还将面临巨额的罚款。

微软从未正式透露过在中国的营收情况,但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这在微软全部总营收中的占比非常小。2011年5月底,时任微软CEO鲍尔默曾在一次微软中国的员工大会上透露,当年微软在中国的营收接近20亿美元,但仍不及荷兰。当年微软全年的营收达到625亿美元,中国区的营收占比仅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