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岗位上】系列报道:肇庆交警的日常

18.02.2016  16:51

  满身灰尘,一脸风霜,三尺岗台,协奏平安。”这是交警岗位的一帧写照。

 


 

春节期间,肇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下属6个大队安排三分之二警力在春运路上、城区、高速路面执勤、巡逻。

  大年初五,我们在肇庆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看到了繁忙的交通实况:西江大桥和肇庆大桥,车流如蚁,密集流动。

 


   交通指挥大队大队长张立指着监控屏幕说,“看,肇庆大桥有一宗交通事故,被撞的车辆不能发动了。

几分钟后,画面中出现了警灯闪烁,路面交警以最快速度抵达事故现场,放置警戒柱,并叫来了拖车。

 

车流多,路面窄,就容易发生轻微碰撞和追尾事故,就像高速交警一大队,凌晨1点还在一边处理事故,一边疏导、分流车辆,”张立说,“特别是交通高峰期,出警的频率很高。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有时,一连几个车祸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发生,事故勘查车一天加满一箱45升油,往往只能跑一天半。这样的耗油量背后,是多大的出警频率?一名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又该为此付出多少辛劳?

从警28年、春节在岗20年以上的黄健伟副支队长,是当天交警支队的值班领导,他对战斗在一线的战友们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每一名交警,不仅要承受时间、精力、健康的付出和透支,还要承受对家人的内疚,”他感叹道,“交通畅顺的时候,也许人们不会想到交警在背后所作的努力和奉献;交通堵塞或者发生事故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交警,警察怎么还不来?干吗呢?我们需要百姓多加理解。

 

指挥中心值班民警手中的对讲机,不时响起警情。指挥大队每天4人在岗,负责交通视频监控,一旦发现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即刻呼叫路面民警到场快速处理。

  除了每天信息报送外,指挥大队还要对交通状况进行研判,提出改进意见。比如七星岩景区北门牌坊原来实行入门收费,当进入景区的车辆增多时,经常导致321国道双向六车道交通堵塞。指挥大队将情况报告支队,协调星湖管理局将“入门收费”调整为“出门收费”,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交通症结。

 

 

(调整前后交通状况对比图)

中午11点20分,温度骤升到26℃,骄阳下的西江大桥车龙如虹。从桥面到桥底,哨声不时响起,10名交警、辅警分布在几个路口,有序地疏导车辆行进。

西江大桥目前处在维修期间,公路桥(新桥)实行双向通车的临时管制措施,导致拥堵现象明显。面对有限的道路资源、庞大的机动车群,交警部门加大警力投入,实行人工指挥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提高桥面通行效率。

 

平均每天碰擦、追尾的轻微交通事故少说十几起,”正在疏导车流的郑新副大队长介绍说,“睦岗交警中队只有11名民警,10几个辅警,辖区面积大,春节期间可以说是日日夜夜在跑,巡逻、处理事故、疏导交通,没有一天休息。

据了解,在交通高峰期,交警部门派员驾驶摩托车交叉巡逻桥面,及时排除拥堵节点;加强流动勤务,引导误上引桥的禁行车辆在卡口前掉头;查纠交通违法行为,维持车辆通行秩序;推行轻微事故快速处理。

下午15:30,肇庆大桥执勤点的交警忙碌起来。

当警察就是这样,群众休息我值班。我们的工作从春运开始就没停过,也没法停下来。”当交警8年,每个春节都坚守在岗位上的民警张晓峰告诉我们。

  为确保肇庆大桥道路畅通,交警部门在该路段设置执勤点,与路政部门5人一组,24小时轮岗执勤,重点负责限制重型大货车进入桥面,维持路面交通秩序。

  从张晓峰口中得知,今天上午11时许,肇庆大桥路段发生一起小型汽车追尾事故,导致路面严重堵塞,张晓峰与同事忙到晌午,道路畅通了,才吃上中午饭。

辛苦倒不怕,只希望大家都能出行平安。对我们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就好。”这是我们听得最多的交警心声。

哪里有车流,哪里就有哨声响起。交警的忙碌和辛苦,让“祝你平安”的乐曲更优美动听。

(陈海玲 莫文辉 陈志韬 岑雪叶报道 编辑: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