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与现实间寻找过年平衡

11.02.2015  11:09

  ■ 苑广阔

  微信拜年、QQ抢红包、网购年货甚至是年夜饭……随着羊年春节的临近,网络上的“年味”越来越浓厚了。应该说,这既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潮流与趋势,同时也是一种必然。更何况,通过网络购物,一方面可以避免我们数九寒天在外面四处奔波采购年货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把选购年货的范围无限扩大,让全国其他地方的特色年货得以通过网购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传统遭遇网络,“网络上的新年”也势必成为一种老百姓过年时的生活“新常态”,我们必须学会予以适应才行。但网络再方便,还是要常回家看看,亲友之间多走动走动,别让现实里的年味越来越寡淡。应该看到,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过大年”,并且推动网络上的传统“年味”越来越浓厚的同时,现实中的年味相应地就变得越来越淡了。比如大家都在网络上购买年货,那么商场、超市、大街上的年味就少了;大家都通过网络预订年夜饭,不愿意自己动手准备年夜饭,那么集市、菜市场的年味也淡了。

  当然,我们也无须排斥“网络上的新年”,就像我们无须排斥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样。但要注意平衡好“网络春节”与现实春节的关系,尽最大可能为传统节日、传统民俗留一些余地。更何况,一些春节期间的活动,是通过网络所无法完成的,必须要由我们亲力亲为才行。

  就以春节拜年为例,对于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我们自然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来进行拜年,但是对于那些就在身边的,比如一个村庄、一个城市的亲朋好友,还是以登门拜访,或者是一起外出聚会的方式更为恰当。因为拜年只是一个形式,通过拜年的机会聊聊彼此的近况,加深感情的交流才是目的,这是网络拜年所无法替代的。更何况,如果年轻人整个春节假期都沉浸在“网络春节”中无法自拔,冷落了自己的父母亲人,也是一种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