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破获地下钱庄大案 团伙月交易量3.7亿元

14.01.2016  10:59

缴获现金近2000万元,该案也是近年广东省缴获现金最多的地下钱庄案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东莞警方披露,2015年4月1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周某波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捣毁5个地下钱庄窝点,抓获周某波等犯罪嫌疑人20名,冻结涉案账户19个、金额468万余元人民币;当场缴获现金人民币1763万元、港币90万元、美元6万余元。该团伙每月交易量约为3.7亿元人民币,总共非法买入港币2.97亿元,非法卖出港币折合人民币4.7亿元。

据悉,该案是近年来广东省缴获现金最多的地下钱庄案。目前,周某波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案情

地下钱庄人员分工明确

据负责此案的李警官介绍,2014年9月30日,市公安局接省公安厅经侦局关于周某波涉嫌经营地下钱庄的线索后,随即对该案立案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周某波、周某仪、黄某当先后伙同黄某卿、周某光、周某洪、周某婷、李某婵,以周某波经营的位于常平镇桥梓村的某纸制品厂为窝点,长期从事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行为。

调查还发现,周某波主要负责联系非法买卖外汇的客户,之后,他再分别与东莞、深圳两地等多个地下钱庄商定好港币的买卖汇率、总金额和交收地点,再指使手下周某光和周某洪前往塘厦镇高速路口附近等地方,接收深圳“地下钱庄”送来的用于兑换港币的现金人民币预付款,并前往该镇一偏僻路边,与塘厦镇、清溪镇四家地下钱庄的人员进行交易,兑换对方从企业兑来的港币支票。

交易完成后,周某光、周某洪将余下的人民币现金和兑得的港币支票带回到常平镇窝点,并交给黄某当、周某仪、黄某卿等人统计记录、盖上香港收款账户印章,清点交易后余下的人民币现金等工作。

李某婵则将处理好后的港币支票送交他人,带到香港的 银行 转账,或贴现存入他们所掌控的港币账户。同时,周某波通知非法买卖外汇的人员,到窝点附近收取他们持有的港币支票后,支付按原定兑换率算出的人民币现金;周某婷则在窝点内根据实际交易金额,和黄某当等人,通过网银操作香港账户,将港币转账至深圳等地地下钱庄指定的外币账户,从而完成整个非法外汇交易的买、卖全过程。

办案人员还发现,与周某波有交易往来的还有四个较小的地下钱庄,分别设立在塘厦镇、清溪镇,老板均为东莞人。

破案

捣毁五窝点缴获近2000万元现金

2015年4月1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组织联合多部门在常平镇、塘厦镇、清溪镇等地开展统一行动,捣毁五个非法买卖外汇窝点,抓获周某波、刘某堂、罗某斌、林某球、朱某秋等17名犯罪嫌疑人,冻结涉案账户19个,涉案金额468.36万元人民币。缴获现金人民币1762.86万元、港币90.86万元、美金64557元,以及银行卡40张、存折30本,电脑5台、手机33部、作案用车辆8台及电话本、记账资料、点钞机、传真机等作案工具一大批。

“当天的行动,出动了100多名警力,分成多个组,展开全面抓捕。”李警官说,“现场查获的大量现金让办案民警大为吃惊。”

其中李警官带的那一组,在周某波办公的别墅内,现场缴获340多万元现金。“这些现金都是一捆捆的,分别装在几个普通的纸箱里。除了查获数百万现金之外,还查到多张港币支票。”李警官介绍。

事后,他了解到,除了在周某波的地下钱庄查获到大量现金,在刘某堂、罗某斌、林某球、朱某秋这四家地下钱庄的办公楼及车上也查获1000多万元现金。这些现金均是用纸箱或黑色塑料袋简单包装。

团伙都是亲戚关系  每月交易量约3.7亿元

据警方调查,周某波团伙经营的地下钱庄,每日交易量约为1700万元人民币,每月交易量约为3.7亿元人民币。其中,交易最小的一笔是5000元人民币,最大一笔350万元人民币。

这些地下钱庄成员均为亲戚关系,以周某波的钱庄为例,成员有他妻子、弟妹、弟媳妹妹、侄女等。

据周某波交待,其经营的地下钱庄,主要收入来源于汇率差价。一般情况下,他们收取客户的汇率差1至2个点,即每兑换100万元人民币,收取对方1000元至2000元不等。

2015年5月7日,经东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市公安局依法对上述15名犯罪嫌疑人呈请批准逮捕。同年7月3日,以周某波等人以及其交易下家等五个非法买卖外汇团伙,非法买入港币2.97亿元、非法卖出港币折合人民币4.7亿元的犯罪事实,将上述18名犯罪嫌疑人移送东莞市第三市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