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全面推行“区港一体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19.07.2016  20:12

  中新网深圳7月18日电(张宁博 张红)深圳检验检疫局18日起全面推开“区港一体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办理进出口检验检疫业务时,可自主选择货物申报地点、出证地点,区域内各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结果实现互认。

  此举是深圳检验检疫局服务企业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又一创新举措,初步估算每年可为深圳企业节约时间约2.4万天;对于入境预包装食品提前一天上货架销售,每年可为深圳企业带来约1.1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节省仓储物流成本和口岸调柜费用约600万元人民币。

  深圳检验检疫局表示,该模式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将检验检疫口岸现场延伸到辖区,以空间换时间,形成前伸后延、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快速通关、严密监管的工作机制,从而构建起深圳“大口岸”“大通关”新格局。特别是针对部分进口食品采取“一站式”发送通关信息、卫生处理指令及海港集装箱放行指令,直接通过区港间调离,由辖区检验检疫机构完成除卫生检疫外的全部后续检验检疫流程,大幅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

  深圳检验检疫局还推动建立包括装运前检验、入境冻肉、进口食品等多个辖区“区港一体化”查验场站,为疫情安全防控打下基础。

  龙岗辖区华南城相关企业表示,“区港一体化”模式的推出,大大节约了企业人工成本和单位行政成本,不仅通关效率得到提高,平均缩短口岸滞留时间2个工作日,而且降低企业物流仓储成本20%以上,平均每批货物节约企业在港口调柜和掏柜费用约550元人民币。据统计,自2013年9月运行该模式以来,华南城相关企业累计进口批次达780批,货值1419万美元,年业务增长量超过180%。

  据悉,深圳检验检疫局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区港一体化平台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宽模式应用产品范围,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标准化查验场站。通过“标准+示范点”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深圳地区“区港一体化”的全面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