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中英双边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27.11.2019  11: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中英双边研讨会(China-UK/NSFC-BC Joint Workshop)在广州举行

  由我校兽医学院、科技部兽医微生物耐药性创新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蒋红霞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中英双边研讨会(China-UK/NSFC-BC Joint Workshop)于11月18日至11月20日在广州举行。

  本次双边研讨会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牛顿基金(Newton Fund)共同资助,由我校蒋红霞教授和英国Quadram Institute的Mark Webber教授联合申报获批,旨在针对国际关注的抗生素耐药性热点问题,召集中英两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和青年研究人员开展的双边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来自英国7个大学及研究机构的16名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8个院所的3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理解食物链抗生素耐药性驱动因素”展开了为期2天半的学术交流。

  会议期间,中英的12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英国和中国双边各10余名青年科研学者做了研究进展报告,研讨会围绕抗生素耐药基因演化、扩散驱动因素以及防控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另外,会议还特别安排了中-英双方学者面对面交流速配讨论环节,环节中每位中方代表都有机会和每一位参会的英方代表交流讨论,该环节的设置大力促进了参会中英双方代表之间的密切交流,深入了解双方科研人员的方向,极大的增进了彼此了解,为会后深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对本次研讨会的举办给予高度重视,校长刘雅红教授在会议期间会见了部分参会的英国学者,并就我校和英国院所可能开展的合作与Timothy R. Walsh教授、Mark Webber教授进行了交流。(文图/兽医学院 蒋红霞 于洋)

相关链接:

  抗生素耐药性(AMR,antimicrobial resistance)已成为当前全球公众健康最复杂的威胁之一,预计到2050年,全球因AMR而导致每年死亡的人数约1000万。AMR在人医临床、动物养殖和生态环境中广泛的扩散和传播,AMR扩散没有地域和边界限制,而且很容易随食物链全球扩散。目前抗生素已成为濒临灭绝的“危险品种”。中国是抗微生物药物生产和使用(人、畜)大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问题突出。食品动物不仅是AMR扩散的载体,也是耐药菌和耐药基因选择和传播的终点,因此,研究食物链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演化、传播驱动机制,对我国遏制细菌耐药性及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