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市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的精词彩句

13.07.2014  11:34

  编者按

  由本报策划、承办的全国地市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暨世界客都梅州行“走转改”活动,于6月26日至28日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的22家媒体约60名记者齐聚梅州。活动期间,各路记者深入平远县相思谷景区、五指石景区、梅县雁洋镇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桥溪古韵、大埔县百侯等景区景点采风。他们徜徉在梅州秀美山水之间,为梅州的美丽风光和文化底蕴而陶醉,回去后纷纷用锐利的笔头、独特的镜头、流利的口头,将梅州的美景变成文字、摄为图片、马上就“微”(信)千里远传大力推介梅州,将梅州之美传播于纸媒和各种新媒体之上,进一步点燃了更多外地人想走进客都梅州的欲望!

  为了让我们梅州人更了解梅州、更加热爱梅州,今日本栏特精选各路媒体所刊文章的精词彩句,以飨读者。

  一词一句皆是诗

  爱他/她,就带他/她去梅州享受“慢”生活之旅!

  ——江西宜春新闻网编辑:胡志宏

  “山水”与“人文”,是客家最美的宝贵资源。

  ——四川新闻网 《南充日报》记者:饶瀚

  静坐桥溪,感悟安宁;

  盘桓山水,徜徉相思。

  ——河南《郑州日报》记者:梁焕

  百侯的美,美在山水田园韵悠扬。

  百侯的美,美在古居林立觅贤踪。

  ——四川《乐山日报》记者:代世和

  梅州客家理念之形容

  一种“聚”的理念。

  聚人气,就是聚福气、聚财气。

  这里早已形成了全世界5000万客家人聚集的洼地。

  梅州人把人脉、人气作为城市发展的巨大资源,把崇文重教作为世代恪守的发展理念。

  客家人经过五次南迁,自许为客,所以他们不但好客,而且更主张有志男儿走出去,干事业,客闯他乡,回报家乡。于是,也便有了客家人下南洋、闯九州的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千年后的今天,这种“闯出去,互相帮”的客家文化,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源。修大学校长馆、建将军馆、启动旅游项目……四海援手不断,善款纷至沓来。

  这里,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心灵港湾”。

  ——辽宁美丽丹东网记者:李志成

  对于梅州,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或许你就有了一点印象。当时国家级媒体选择在有着“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举行这样的主题晚会,显然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全球华人在中秋佳节思乡、思亲的特别情愫。梅州,无疑是能撩动这丝情愫的“梦里之地”。

  ——四川新闻网 《南充日报》记者:饶瀚

  如今客家人遍布世界,但客家人的自强不息和文化传承已深入骨髓,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当祖国抗战救亡时、当改革开放需要建设家乡时、当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以客家人为代表的海外游子总是慷慨相助,出钱出人。这凝聚力也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断得以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客家人的变在于寻找生存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客家人的不变在于坚持中华文化传承。

  ——河南《郑州日报》记者:梁焕

  梅州风土之传承

  梅州——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漫步其中,看着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美景与画面,或许可以找到你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贵州黔南热线-《黔南日报》记者:高宏  李荣江  保正佛

  “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梅州梅花飘香,落英缤纷,浪漫无比。于是,这一秀美之地,便成了以梅花为名的田园浪漫之城。夏季到梅州,虽无梅花,馨香依然,鲜花绿树,一步一景,秀丽倾城。

  ——四川新闻网 《南充日报》记者:饶瀚 四川自贡网《自贡日报》记者:陈东 赵凯

  千年繁衍生息,粤东北梅州以“世界客都”闻名,青山秀水与客家文化相映,成为赏山水美景、品客家风韵的好去处。

  ——四川自贡网《自贡日报》记者:陈东  赵凯

  是的,来到梅州,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就可以感受山水梅州的风情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情,就可细读客家文化的古韵悠悠。

  ——河南《焦作日报》记者:张毅

  梅州慢生活之品位

  慢生活不是懒散的生活,不是平时拼命工作的上班族,打算着周末狂睡一天。慢生活除了形式上的自主自由外,还要生活得从容,生活得优雅。在从容之中有享受,享受同时有提高才是真正的慢生活。

  哪里去享受这种慢生活?有一地方以慢生活闻名,那就是广东东北部的梅州。地处山峦之远却得之山青水秀安宁祥和,不见闭塞狭隘;远离嚣闹红尘却文风茂盛,传承悠长。

  ——河南《郑州日报》记者:梁焕

  梅州的天空,是沁人心脾的蓝,明媚如花样年华的少年,健康、活力、没有心事、湛蓝如水;梅州的山,挺拔秀美又如静谧的中年人,性情内敛、底蕴深厚,知道对待时光流逝的云淡风轻,懂得享受生活的恬淡而宠辱不惊。

  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远离生活事务的烦扰,感受大自然的清静,领略客家风情的神韵,尽情体验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的休闲慢生活乐趣……

  ——贵州黔南热线-《黔南日报》记者:高宏  李荣江  保正佛

  一江环绕的梅州城,城市整洁卫生,天蓝、水碧、景美,虽然不如沿海发达城市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或许不算“大家闺秀”,却堪称“小家碧玉”。从该地“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形象广告语,足见梅州的“错位追求”。

  ——四川新闻网 《南充日报》记者:饶瀚

  独具风骨和韵味的梅州,处处舒展着慢生活的诗意和神采,处处洋溢着开放包容、淳朴敦厚的情怀和民风,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热忱欢迎四海宾朋。

  ——河南《焦作日报》记者:张毅

  “梦里客家·桥溪古韵”——在雁南飞茶田,在相思谷百丈瀑布……一路驱车,一路“慢”步,记者感知的梅州:山水秀丽,生态优美,文化丰厚,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慢”生活的诗意和神采。

  ——四川《乐山日报》记者:代世和

  梅州美景之描绘

  叶剑英元帅的故居:那一桌一物、一锅一瓢、一床一褥都给人无限的遐想。 相信不同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探究历史的人来到这里,寻求的是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革命史;研究教育的人来到这里,了解的是一个客家儿童成长为一代英雄俊杰的成长之路;深谙风水相术的人,啧啧称赞这里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宝地……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指石犹如玉簪直指云天,松溪河恰似罗带蜿蜒其中。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舟行其间后,不禁发出 “何必舍近求远,休闲请到平远” 的赞叹,将五指石一起称为 “五指石恰似丹霞地貌、松溪河不逊桂林山水”。

  ——河南《焦作日报》记者:张毅

  桥溪村,村内16座明、清时期兴建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保存完好,小桥、溪水、古树、民居构成一幅秀美的客家山村风情画卷。

  ——江西宜春新闻网编辑:胡志宏

  平远,是可以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的地方。这里,春有茶花锦绣,夏有桐花万里,秋有枫彩如画,冬有梅海香雪。到这里可品尝鲜美的慈橙、畅游神奇的五指石、叩拜神灵的大佛、沐浴舒爽的温泉……

  大埔县人杰地灵、民风净朴、山清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贵州黔南热线-《黔南日报》记者:高宏  李荣江  保正佛

  百侯,原以为是偏远封闭的世外桃园,一转才知道是文化兴盛之地。想体验一下民俗和美食,却不小心串了文化的门。

  ——河南《郑州日报》记者:梁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