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人员街头扫码小利诱路人手机注册 月入过万

24.03.2016  11:08


一般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都会找第三方外包公司合作做地推,使地推成为专门的职业,庞大的扫码量有时可让业务员月入过万。图片来自网络

  “你好,请帮忙扫一下。”

  在上海的街头、地铁站、商场,经常可以看到有年轻男女手举着手机或宣传单,请求陌生人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关注某一实体商家、网店的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其App客户端,涉及美食、外卖、洗衣、美容、打车、教育培训等各类日常生活领域。

  澎湃新闻近日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一般大公司有专门的市场推广人员和渠道,很少采用这种业内称为“地推(地面推广)”的扫码拉客模式,但很多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热衷于找第三方外包公司做地推,也让地推扫码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庞大的业务量有时可让地推业务员月入过万。

  多名地推业务员均称,陌生人拒绝扫码请求的居多,甚至警惕是否遇上骗子。亦有不少网民称,被要求扫码常常干扰了他们的隐私,希望管理部门立规禁止。

  为了能打动陌生人扫码,地推大多辅以注册送小礼品或优惠券的方式,“以利诱人”。然而,有业内人士提醒说,不排除一些二维码对应的网址有可能是恶意网址,其中可能包含木马病毒,也可能是一个钓鱼网站。此外,一些扫码要求填写手机、姓名、生日等私人信息,可能会造成泄密。因此,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去随意扫码。

  营销界人士亦提出,很多人碍于礼貌接受扫码请求后,也往往会很快删除,这种地推的最终效果还有待更多的数据证实。

  微信扫码在街头“无孔不入”

  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多个地铁站和大型商场都遇到频繁举着手机“求关注”的人。在徐家汇地铁站,一名扫码人员自称是某O2O平台的业务人员,他一边耐心地向路人介绍业务,一边求扫码关注,很快成功“扫”了一人。

  “陌生人求扫码,我一般不会接受。不过,当时我也没有别的事,要当面拒绝,还真有些尴尬。但我怕个人信息泄露,一般扫完就会删除。”接受扫码的大学生小周说。

  澎湃新闻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路人在遇到扫码请求时都会出于本能拒绝,但也有不少人像小周一样出于礼貌接受扫码。

  故而有些企业绞尽脑汁,想出让市民参与扫码的好方法——赠送小礼品或优惠券。

  在松江大学城地铁站,记者多次遇到多名扫码地推人员,有乘客称他们长期“驻扎”在站内求扫友。其中一名扫码人员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捧着小饰品,不停“搭讪”乘客。

  这名“左右开工”的地推人员小魏是某水果电商App软件雇来的,记者应小魏邀请扫码后,手机上出现一个注册页面,“只需要姓名、手机和邮箱,你编一个也行。”

  当记者填写信息并完成购买后,小魏递过了手上的小饰品。“扫一个,送一个,一会儿就能全部送出去了。”小魏说。

  扫成一个可得5元,有人月入过万

  小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之前他从事过销售工作,现在作为一名专职地推人员,从水果、彩妆、房地产、药业、外卖、分类信息到金融、理财产品,他都推过。他认为现在关于手机诈骗的新闻很多,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警惕心,推广扫码,目前主要靠送礼,从送水果、小饰品到送电影票、打折券,有的甚至承诺返还现金。

  小魏的切身体会是,通过扫码送礼品得到的用户,转化率相当低。“我知道的是很多人扫完码后就删除了,但对我无所谓。”小魏直言,各家公司绩效考核的方式都不一样,“我是按照扫码人数提成的,只要成功扫到码就行,其他我不管。也有些公司是按照最后客户的留存数来结算提成的,我基本不会接。”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些像小魏这样的第三方地推员完全不在介绍产品上“浪费时间”,而是“快准狠”地直奔主题。

  小魏说,地推扫码的活自由,来钱也快,一星期甚至一天一结,很少有公司会拖欠。

  隔天,小魏和搭档小李来到南京西路地铁站,为一款理财App做地推,陌生人接受扫码请求关注其公众号、下载App并注册,就可以获得一本记事本。每成功扫一个,小魏和小李可以获得5元钱。

  小魏透露:“我今天接了三个活,每个保底酬劳80元,算上提成运气好一天能赚400多元。”

  他的搭档小李觉得:“地推的活虽然自由,薪资也不低,但这个行业现在挺乱的,‘数据真实但无效’的情况比比皆是。”他认为,企业推广产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提供任何优惠,而是靠产品本身的特点去吸引用户下载,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澎湃新闻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第三方外包公司与地推需求企业按照日薪100-120元结算。而第三方外包公司会以日薪60-80元加提成招聘全职或兼职地推人员,从而获取一定利润。

  如小魏这样的专业地推扫码人员在地铁站内比比皆是,他们往往身兼多个公司的地推需求(通常只要所负责地推产品不是竞争关系即可),通过底薪加业绩奖金,日薪可稳定在200-300元。

  商家追求用户数量,促生扫码大军

  “百度打败谷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百度线下有比谷歌多5倍以上的地推团队。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无数的O2O平台和信息、电商、团购、游戏等公司,在成长中都有地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一家工业用品B2C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黄孝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黄孝杰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他说,由于互联网线上获取客户的成本日益高涨、效率却越来越差,很多商家便转寄希望于线下获取客户:“移动互联时代的互联网公司普遍更为重视地推,因为地面推广直接面向用户,能够跟用户产生互动,容易培养种子用户和忠实用户,是用户最真实、投放最精准、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形式。其次,互联网线上推广以其低廉的成本,一度备受推崇。随着互联网渠道入口、应用分发入口被巨头垄断,创业公司从线上获取用户的成本日益高涨,地推再次被寄予厚望。”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产品用户量的诉求,也推动了地推扫码行业的发展。

  自2014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国家大力的支持,行业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领导品牌、新创企业都先后开发了自己的APP软件应用或微信服务公众号。

  “如何获得一组漂亮的用户数据,是每一个互联网公司所津津乐道的。数据代表着市场的反馈,数据是你能打动投资人最有力的武器,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无论融资与否,都全力押宝地推。”黄孝杰坦言,“地推已经渐渐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标配。”

  “无论是像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独角兽公司,还是初创互联网企业,都把市场份额(用户数量)指标作为了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快速提升用户数量,不但能证明商业模式的有效性,而且较高的用户市场份额更能显现公司的市场价值。这都是打动投资人,完成资本市场融资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内某B2B互联网推广部负责人季先生说。

  扫码地推效果难以保证

  澎湃新闻记者连日来接触的30名微信扫码人员中,有11名属于公司内部市场推广人员,另外19人全部来自第三方外包公司。

  “现在只有大公司才会自己养地推扫码团队,一般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根本养不起,基本都会找第三方外包公司合作做地推。像大众点评,饿了么之类的餐饮APP,线下开通城市达到了200多个,按照平均每个城市10个人做推广计算,就至少是一个2000多人的团队。除了大公司,谁养得起?都是找我们这样的专业地推公司做的,因为扫码推广毕竟是根据公司发展的零散化需求。相对于公司自己养团队,我们的成本优势很明显。”第三方地推公司的管理人员马昊说。

  “某些第三方地推公司成本的确便宜,但是他们把推广需求接回来后,会转手给学生团队或其他公司去具体操作,中转几次再执行,最后的推广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转换率很低。第三方公司更关注的是用户量(粉丝量)的增加,对于真实客户的活跃度并不关注,这就容易产生一些所谓的僵尸粉。”某生鲜App的运营负责人贺陶介绍,“我们公司早期也用过一些第三方地推公司进行扫码,但后来发现,在我选择第三方地推公司进行微信扫码推广的时候,我还要专门请人去监管扫码活动的执行,成本反而上去了,效果还不一定好,后来我还是选择自己养团队做扫码推广,至少能跟用户更多的沟通,沟通过程中还能调研与反馈,帮助我把自己的产品实施持续改进与完善,活动执行效果也有了保障。”贺陶说。

  轻易扫码小心多种安全隐藏

  与地推人员的积极宣传的内容相比,扫码的一些安全隐患他们从不向目标者提及。

  市民常女士上下班都要乘地铁,经常在站内碰到微信扫码求关注的人:“我之前遇到过二维码植入木马程序,扫码后手机中毒不断重启,幸好个人资料没有泄露,但是再碰到扫码的我都不会理睬了。”

  更危险的是,多数扫码注册都要求填写手机号、姓名、生日等个人信息。业内人士提醒,这些信息如果被商家泄露,可能不只会带来无穷的电话推广等骚扰,还有可能被电信诈骗者利用。如果银行卡用生日做密码并捆绑手机号,就需更加小心。

  360首席防诈骗专家裴智勇对澎湃新闻表示,二维码对应的网址也有可能是恶意网址,其中可能包含木马病毒,也可能是一个钓鱼网站。扫描二维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

   二、如果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后页面要求下载文件和程序,请不要下载 ,这很有可能是木马;

  三、如果扫码后打开的网页要求填写大量敏感的个人信息,请不要填写,这很有可能是专门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钓鱼网站;

  四、网购过程中,不要扫描通过QQ等社交工具发送来的二维码。因为在正常交易中,卖家完全可以直接把网址发送给你,没有必要特别把网址转化成二维码。骗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就是为了迷惑受害者;

  五、尽可能使用具有恶意网址识别能力的扫码工具进行扫码,如360手机浏览器,安全扫码工具等。

  据裴智勇表示,二维码实际上就是一个图形化的网址,经过扫码器或手机浏览器的翻译,二维码就会变成一串网络地址。每个二维码对应一个网络地址,扫描二维码就是打开一个特定的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