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空间内别扮僵尸 不听劝阻将送警察

29.10.2015  09:58

昨日的一德路,因西方万圣节将到,商家纷纷销售恐怖造型的道具。南都记者 高贵彬 摄

南都讯记者罗苑尹 通讯员 叶子川 西方鬼节万圣节快到了,有人早早就打扮成“僵尸”活跃在广州街头。近日有乘客向地铁警方反映,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站至珠江新城站的列车和站台上,有人假扮“僵尸”等惊悚形象,使周围乘客感到不安。地铁警方提醒,特定节日穿着奇装异服是近年来部分年轻人流行的玩法,但由于怪异行为会使部分乘客不安,引发围观或恐慌,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地铁内不鼓励这类行为。

广州地铁昨日表示,希望市民能尊重其他乘客的感受,穿着各类奇装异服、假扮惊悚形象、搞“行为艺术”,在人流密集、空间封闭的地铁站和车厢里,极易引发乘客围观甚至恐慌,给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特别提醒市民,地铁内不要穿着各类奇装异服、假扮惊悚形象、搞任何“行为艺术”。地铁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将会及时劝阻,乘客在地铁发现有此类行为的,请及时通知车站工作人员或地铁警方。对于不听劝阻或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交由警方依法严肃处理。

在广州节日商品批发一条街的一德路上,临街骑楼下摆满了狼人、吸血鬼等“搞鬼”道具,中港玩具城、一德国际精品、万菱广场等节日用品店都摆满了各种“鬼怪”产品。路人或好奇或惊恐,更有接送小孩的家长绕道而行。有专家认为,西方节日形式活泼,互动性强,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节日,也有人建议,商家炒作不妨考虑一下传统节日,让本土习俗也得以传承。

“成街鬼,吓死细路了”

“这是今年的新产品,还会动会发声呢。”昨日在一德路与靖海路交界,一家外贸精品批发行的店员许小姐说,往年的道具主要是一些面具,最好卖的是电影《惊声尖叫》的原版张嘴骷髅,还有一些骷髅连衣裤,另外魔鬼手杖、南瓜灯也很畅销。

今年新款是一些比人还高的站立恶魔模型,随着店员手指方向,记者见到一款静立的丧尸突然扭过头来,并发出“嗷嗷”的嚎叫,原来这款丧尸自带红外线感应,当人走过的时候就有反应。记者抬头往上看,还有断肢、蝙蝠和骨架,沾满“血污”挂在天花板上。

除了恐怖型的还有可爱型的,一款充气“小幽灵”随风摆动四肢,咧开嘴露出崩牙,甚是可爱。这些“妖魔”从店内一直摆在人行道上,路人只能与“恶鬼”擦身而过。

这些“整蛊作怪”的商家,距离旧部前小学、真光小学不足百米,昨日下午4时许,一些接送小孩的家长干脆绕路而走。“成街鬼,吓死细路(小孩)了,好不吉利。”有家长说。

祈福新邨每年都有万圣节派对

“A m azing!”家住珠江新城,来自荷兰的K en在店铺前饶有兴致地选购道具,还不时倒腾着“狼人”俯身咆哮。他说,在不少欧美国家,人们很重视万圣节,不少商家、家庭都打造各种鬼怪奇异的场所,昨天他带女儿一起来选购节日用品。

番禺祈福新邨小区,从1995年起就举办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派对。祈福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每年万圣节派对都吸引数千业主狂欢。这个节日“扮鬼扮马”在该小区并不显得另类,小区物管会将会所打造成“鬼屋”,许多业主也会带着小孩应节性地到邻居家要糖果。

正方从小被吓,长大后无所畏惧

当街扮鬼 真的好吗?

“西方的小孩就这样从小吓大,长大后就会无所畏惧。”曾在美国生活4年的媒体人孙女士认为,在美国万圣节主要是小孩的节日,10月31日当晚小孩就会装扮成各种可怕的恶魔,挨家挨户要糖果,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布置得十分恐怖,让人不敢靠近。在她看来,被吓到的人更多的是哈哈大笑,而不是对鬼神敬而远之,西方人不断创造出更可拍的鬼怪,并以此为乐。正是由于他们的小朋友从小被吓,所以长大后锻炼出无所畏惧的性格。

理性对待西方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亟待年轻化反方

岭南文化学者饶原生认为,万圣节是继圣诞节、西方情人节后,被商家包装起来的又一西方节日,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重阳节等却日渐式微。西方节日为何屡屡在中国走红,主要是因其习俗互动性、仪式感强,有应节的食品、道具和服装,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其实中国也有鬼节,即传统的盂兰节或中元节,像天河车陂广东唯一保持“摆中元”习俗的村落,目前只是静态的展示,缺乏互动性,这个节日也只是老年人过得多。

饶原生建议,传统习俗的传承应更多顾及年轻人的参与性,不断增强其仪式感,各大商家借节日炒作,也可以多考虑传统节日,开发出更多带有传统节日符号的新产品。

知多D

万圣节

万圣节渊源,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欧洲的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相传在前一天的10月31日,死去的亡魂会来找寻活体借机还魂,于是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当万圣节发展到亚洲,又加入了很多东方元素,如午夜凶铃的贞子、红衣厉鬼都加入到“搞鬼”行列。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