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联手国家测绘局 填补中国重力观测空白区

18.11.2015  18:06

中国地震局联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填补中国重力观测空白区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地震局与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8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中国地震事业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和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当日出席签署仪式并致辞。

陈建民表示,双方既是近邻,更是长期友好合作的战友,长期以来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合作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比如,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震局参与了多期国家一等水准网的测绘工作。双方已实现了10余万公里的水准观测资料的共享,用于2016—2025地震重点防御区确定、全国垂直形变图绘制等工作。

“‘九五’以来,双方联合开展了重力2000网的建设和测量,建立了我国的重力测量基准,还共同实施了GPS网络工程和陆态网络,在全国完成建设了260个连续GNSS基准站,建成了高精度、多用途、开放型国家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成为了我国部门合作的成功典范。”陈建民说。

这份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卓有成效的长期合作开启了新的里程。”库热西·买合苏提也有相同观点,认为长期以来双方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救灾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深厚友谊。

他说,双方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加强双方在地球物理场观测、大地测量、地形变化监测等领域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升地震监测、重特大地震灾害空间信息快速获取与辅助决策能力以及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牛之俊和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记者注意到,该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共同整合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水准、重力等观测资源,优化观测网络与工作布局,加强观测领域的协作;

——协商开展GNSS、重力、水准、地质构造图、遥感影像等资料成果的共享交换;

——共同开展中国重力观测空白区的加密观测工作;

——合作开展区域地面沉降监测、板块运动、区域地质环境监测等地理国情监测工作;

——建立地震应急处置合作机制,提升地震应急辅助决策能力;

——联合开展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垂直运动速度场等产品服务,合作开展历史地震分布、活动断层分布以及重大地震遗址、遗迹分布等地图产品制作;

——联合开展北斗、InSAR、重力卫星等空间观测技术在防震减灾和测绘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展交叉学科战略和前沿技术研究;

——联合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