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组织好驻点团队包村包组包户开展服务

02.02.2016  11:42
根据镇上“领导干部带头驻大村”的要求,镇委书记曾伟峰驻点联系芳心村西前片140户群众,而在“网格化管理”机制指导下,驻点干部每月至少与农户同吃4餐饭。驻点干部在走访期间发现,河东片4村群众不同程度出现了饮水用水难题。

  ●本报记者  张  柯

  特约记者  陈晓光

  今年冬天,芳心村黄上片村民戴振兴拧开水龙头,水流源源不断,哪怕在用水高峰期,水龙头也没半点“干渴”的样子。和他一样,全镇还有2500多户群众的冬季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而这只是蕉岭县三圳镇启动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工作后,为居民们解决贴心事目录中的一项。

  “书记、镇长我都认识。”戴振兴老人告诉记者,去年他常常能在家门口遇到驻点镇干部来村里开展调研或进村入户工作。三圳镇下辖1个社区居委和9个行政村,管理1万多人口。去年初,10个驻点团队和辅助团队在每个村居正式挂牌,并采取“领导牵头、团队运作”的模式,开展“包村、包组、包户”全覆盖服务工作,通过组织好驻点团队、建设好村两委班子、发动好广大农村党员,开展直联工作。

  根据镇上“领导干部带头驻大村”的要求,镇委书记曾伟峰驻点联系芳心村西前片140户群众,而在“网格化管理”机制指导下,驻点干部每月至少与农户同吃4餐饭。一年下来,全镇驻点干部走访3232人次,接访891人次,解决了332个问题,解决率达97%;用去饭票超2000张,平均每个干部每月超5餐与群众同吃。曾伟峰的最直接感受是,在干部走进农家、再带着村民意见回到镇里的“一来一回”间,连通了联系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说出了心里话,干部们下大力气为群众办好贴心事。驻点干部在走访期间发现,河东片4村群众不同程度出现了饮水用水难题。实地调研后,他们发现相关村的饮水主要依靠蕉华工业区输水管道提供,但由于产业园区不断发展,用水增加,近两年村里的冬季供水出现限时供应或水供不上楼的现象。为此,镇级出面协商,最终多方协定新铺设一条供水管道,“水管口渴”问题迎刃而解。但考虑到园区生产用水不断增加的客观现实,以及全镇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休闲旅游的需要,三圳镇筹划投入400万元自建制水厂。目前,项目已完成选址,正开展招投标工作,预计年中即可建成投产。此外,137个涉及土地权属、房屋地界、邻里关系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矛盾在直联工作中得到化解。

  村里纠纷少了,邻里关系亲了,干群距离近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也高了。曾伟峰告诉记者,群众有建设“我的新农村”想法,向干部们提出好些建议,也给镇级在规划新农村建设及产业发展红利等惠及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建设给予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