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鲜、海鲜均有寄生虫鱼生、刺身都不应该吃
文/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分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导
詹希美
最近,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的“三文鱼刺身寄生虫多,不能吃”一文引起网民的大量转载,有赞成的、也有存疑的。一时间,关于三文鱼(又称鲑鱼)能不能生吃的问题,闹得有点沸沸扬扬。作为医生与寄生虫学的工作者,笔者认为:作为含动物蛋白较高的鱼、肉、蛋等食品,都不应该生吃,其中也当然包括三文鱼在内。
1
喜食鱼生,肝吸虫感染率高
先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没有经过变性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基本是不能吸收的。这里讲的“变性”,指的是煮、烧、烤、蒸、炸等常用的方法。人类发现并利用火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创举,大大加速了人类本身的进化。因人类用火之后,可以吃到易于吸收且少含病害的蛋白质。如果没有这一条,人类现在恐怕还在茹毛饮血的猿猴阶段。
其次,不少鱼类体内含有寄生虫。淡水鱼中含有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棘颚口线虫等多种寄生虫,这是大多数人都懂得的常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曾在珠三角喜食鱼生的村子做调查,有的村肝吸虫感染率高达70%-80%。至于海鱼中的寄生虫,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是异尖线虫。这种虫的成虫寄生于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鲸类、海狮、海豹等),幼虫寄生于甲壳类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海鱼和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人是该虫的非正常宿主。
人因吃了含有幼虫的海鱼、乌贼等而得病。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以为,用盐、醋、酒、酱油等腌制或是用芥末蘸着吃的方法可以杀死鱼肉中的幼虫,而事实上,这些方法都难以杀死鱼肉中的幼虫。
2
吃海鱼刺身,易感染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病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与人体感染幼虫的数量、侵犯部位等有关。轻者仅有胃部不适,重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表现出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嗜酸性细胞增加。如异尖线虫侵犯消化道外组织器官,则称异位异尖线虫病,其症状与体征与被侵犯的器官有关。此外,有些病例还可以出现超敏反应。本病的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及吃鱼生的感染史而定。如果能从患者胃中用纤维内镜取得虫体,则是诊断的金标准。
在流行病学方面,最早病例由荷兰的Vam Thile于1960年报道,继后有大量的病例在日本、韩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其中日本流行最严重。我国目前仍未见原发病例报告,但在市售的海鱼中,例如鲐鱼、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中均检获到幼虫,有的感染率高达100%。我国未发现原发病例,原因可能是医生对此病警惕性不高或经验不足,出现漏诊。
至于三文鱼中是否有感染异尖线虫或其他寄生虫,日本产的出自太平洋的三文鱼早就有染虫的报道。此外,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一种名为虹鳟的淡水鱼常被当作三文鱼出售。光从肉质看,几乎可以假乱真,这种“假三文鱼”据说在国内水产市场、饭店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必以自己的健康可能受到威胁去换取“口福”,冒险进食只有口感鲜美而没什么益处的鱼生、刺身等。如果吃过鱼生又担心被感染者,可到各正规医院检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也有病原检测中心,也可帮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