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南坑村——记中山市扶贫干部王宏刚

24.06.2015  11:12
  2014年,王宏刚成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一名驻村干部,担任中山市委政法委联合帮扶工作组对口帮扶紫金县义容镇南坑村的驻村工作组组长。在进驻帮扶南坑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很快就熟悉了村情、民情,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为南坑村今天的蓬勃发展新气象付出巨大努力,他也赢得了村民的广泛爱戴,他的故事也是中山扶贫人工作的缩影。

  踏上扶贫路。王宏刚是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的一名干警。他是家中的顶梁柱,家里三岁的女儿和近八十岁的父母需要照顾、赡养。当初,他曾经有过思想包袱,但想着扶贫工作是做好事,是做有意义的事,而且不能辜负组织上的培养和信任,便很快就打消了思想顾虑,将照顾家里的重担留给妻子,毅然踏上了扶贫之路。

  刚开始时,王宏刚每次打电话回家,女儿哭着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要你现在就回来”。这是男人的软肋,是对男人最残忍的锤炼。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只有将自己的满怀亲情释放为对山区人民无限的深情,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发现生活之美。南坑村位于义容镇东部,连接镇和县城的山路蜿蜒,离镇上20公里,离县城多30公里,偏僻落后。中山市政法委联合帮扶工作组从进驻开始就借住在南坑村里的村属小学,居住条件简陋,居住的地方蚊虫多得吓人,吃饭就简单地和学校的老师搭餐。与珠三角城市的繁华相比,这里的条件相当艰苦。但王宏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快乐地工作着。他初到南坑村,在微信里发了一个主题——“发现生活之美”。他说,在这个贫困的地区,他发现这里和发达地区有着不同的“”。照片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峰,有翠绿的花生苗,有飞雪一般的李花,有黄澄澄的稻田,有淳朴的农夫和天真的孩子。他用一个诗人般的热情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爱上了这个贫困落后的村庄。

  做村民的知心人。“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这是市委政法委的工作目标。而温暖和谐,是王宏刚对自己的工作要求。王宏刚经常深入到村中走家串户,每户贫困户家几口人,种了多少田,养了几头猪他都清清楚楚;哪家房子需要维修、谁家孩子读书没钱、谁生病需要帮助他都了然于心。他对村民的帮扶和关怀无微不至,对村里那些年迈的老人和五保户,有时还偷偷放点钱在他们的家里。越是了解贫困,越是感觉自己的力量渺小,王宏刚愈发感觉到帮扶工作责任之重大。

  他的真心赢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爱戴和支持。在村里开展工作,遇到的村民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都会发自内心地邀请他吃个午饭再走......。

  倾力民生工程。一个贫困村,当务之急是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而村道建设是村民的普遍心声。在工作组进驻帮扶前,村里的道路基本是泥土路,一遇上雨季,交通出入就极为不便,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就受到严重影响。为更科学地规划村道建设,村里的每一条泥土路,王宏刚都走过,他认真仔细地勘察了村道的路基、地貌;为平衡各自然村的利益,营建安全的村道,他调解过生产队之间的矛盾;为确保道路施工质量,他和工程队发过脾气。在他的积极协调、筹划和组织实施下,南坑村14.5公里的村道硬底化建设顺利完成。这一民生工程项目基本上消灭了南坑村的泥土路,村民的笑写在脸上,村民的赞扬挂在嘴边。与此同时,为更方便村民安全出行。他积极筹备村道亮化工程,和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起先后完成了280盏路灯加装工程。从此,南坑村不再“出行难”,南坑村的夜晚被点亮,村民对工作组的信任大大增强。

  致力产业发展。三华李是南坑村种植面积最大,村民最普遍种植的果树,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王宏刚和村两委探讨,并达成共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发展平台,必须尽快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用法院工作者的执着和严谨,认真研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整理合作社成立的相关登记资料,并通过组织全村的贫困户进行座谈,释疑答问,动员了本村所有有劳动能力的48户贫困户都加入了合作社。通过他的不懈努力,2014年下半年南坑村成立了圆梦果三华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指导合作社规范管理,从种植,培训,销售等各环节为社员做好服务。

  衷情教育扶贫。村属南坑小学建于1969年,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王宏刚和工作组的同志经过多方努力,争取了社会热心人士的捐助30万元、河源市教育专项资金35万元。很快,学校建成新的操场,添置了体育设备,新的教室和草地,一座崭新靓丽的学校呈现在村民面前,他们也赢得了村民更多的赞声。

  为了提高教学,王宏刚还集结了几个同事朋友,成立了中山志鑫助学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还为在校的150多个学生每人购置了二套校服、一批文具等等。他发挥个人所长,一个学期上了十几节法制课。王宏刚说,助学基金名叫“志鑫”,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任何工作都需要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完成,也才更有意义。联合工作组成员单位中山市第二法院向村委和学校捐助了10台空调,清风自由人车友会以及社工委等单位也组织进行了“150个微心愿”以及捐书、共度六一等活动,把学校的建设项目一浪又一浪地推向高潮。

  王宏刚说,驻村干部只是更多更直接地接触到了贫困,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让更多的人参于帮扶,解决贫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帮助有需要的人,这应该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基本素质,或者那才是扶贫工作者最应该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