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底线思维才能赢得主动
现实中,时常看到这样一些领导干部:忙忙碌碌却抓不住重点,措施不少却打不到点子上,四处出击却还是出问题、有漏洞,工作总是陷入被动。分析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乏底线思维。事实说明,坚持底线思维才能赢得主动。
在《大众哲学》里,艾思奇举了一个旧雷峰塔倒塌的例子来说明量变积累产生质变的道理。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底线思维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矗立与倒塌,是雷峰塔的主要矛盾。当旧雷峰塔还存在的时候,矗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雷峰塔的质。砖被迷信的人拿走,是量变的过程。如果量变在一定限度内,则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塔依然矗立;而当量变超过最大限度,塔就倒塌了,变成一堆砖,量变的积累最终产生了质变。这是现实中旧雷峰塔的遭遇。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在塔矗立时,人们能意识到塔有倒塌的危险,及时把塔保护起来并修缮加固,同时宣传教育人们破除迷信、爱护古迹,那么,这座北宋年间建起来的古塔就很可能一直矗立到今天。正确判断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预见到可能面临的危险,提前应对,防止出现破坏性的质变,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寥寥数语,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抓住了推进工作的要害,阐明了坚持底线思维的涵义和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重大成就。但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市场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也越来越强;我国经济更多地融入世界,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此看来,当前我们面对的矛盾和风险并不是少了,而是大大增多了;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简单了,而是格外复杂艰巨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对矛盾和风险缺乏清醒认识,就可能陷入被动甚至发生危机;如果消极等待,就可能贻误宝贵发展时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底线思维正是着眼于迎接挑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提出来的,包含着“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能否坚持底线思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关系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切不可等闲视之。习近平同志指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表明,无论前行中遇到什么风险和挑战,我们都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能走老路邪路。这是改革发展的底线,是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底线。具体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经济建设的底线是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处在合理区间,不发生系统性经济风险;民生工作的底线,是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干部作风的底线,是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廉洁自律、不受“四风”侵蚀;等等。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首先应树立底线意识,在头脑中拉起“警戒线”。其次应掌握唯物辩证法,坚持用两点论看问题,主动思考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发生破坏性质变的界限在哪里,怎样提前防范,并创造条件取得更大的发展成绩。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