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分类放置 共建环境美好家园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的鼓励和引导机制,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广州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奖励暂行办法》已正式印发、施行,有效期为3年。目前广州在垃圾源头减量方面已经着力采取措施,全力实现垃圾减量。为响应广州市关于垃圾减量的政策,众多社会组织也在发力,为实行垃圾减量分类,美化环境等各方面献计献策。
其中,由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出资、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指导、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主办的第二届“恒福杯”社区环保公益微创投项目,旨在促进更为积极有效带动社会各界关注社区环保问题,激励社会组织、企业、志愿团体等踊跃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和改善社区环境状况而设计。
据介绍,垃圾减量排放,是建设环保社区的重要环节。垃圾减量分类的实施,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了小区内废弃污染,为构建绿色健康社区添砖加瓦。
如何切实推进垃圾减量工作,共创环境和谐美好家园,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泰华社区和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国泰村这2个地方,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为促进垃圾减量 荔湾区多宝街 社工服务站妙招连出
多宝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老街,居民对社区具有较强烈的归属感。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多宝街拆迁烂尾、河道贯穿、路况复杂,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厨余垃圾对社区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环保亲子小组,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了整个家庭的环保教育氛围结合当前现状和社区持分者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多宝街社工服务站的社工们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到居民们普遍赞同厨余垃圾循环再用的服务,于是在多宝街泰华社区发起开展“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再生资源创新社区环保公益服务。
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从认识到行动,社工们在社区举办了3期关于“垃圾分类”系列性的宣传开放性活动,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之余,成功推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厨余垃圾循环再利用的行动。
对厨余垃圾二次利用的认识、学习、制作过程,使居民们从片面认识厨余垃圾,到动手制作酵素和茶叶包,进一步意识到,厨余垃圾循环再用的益处。
将厨余垃圾知识融进校园,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加深大家对厨余垃圾循环再用的认识与参与而厨余垃圾循环再用教育是社区参与的一个很好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让儿童学习环保知识;还能够从源头家庭减少垃圾排放,改善环境。
“废物利用”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好方法之一,让我们去发现身边的宝。一点巧思、一份创意、一些实践就能给那些随处可见、平凡无奇的废品赋予新的生命。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资源的循环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美化社区环境惠及民生。蓝天白云,绿树清溪是我们对美化社区环境的共同理想。为了让我们的共同理想早日实现,落实回馈社区共享发展成果,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环保创意手工秀,奇思妙想倡环保为了让垃圾减量 国泰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样做
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而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提升村民垃圾减量意识,有利于创建美好生态乡村。
厨余垃圾作为一个家庭产生的最多的垃圾之一,有着极易腐烂、招虫、有异味等特点,也让其成为最“困扰”大家的垃圾之一。
如果厨余垃圾在我们的家庭产生后,将其进行堆肥,这样就从源头上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产生,同时其产生的液态肥或者有机肥都是种植的优秀养料。
始于这个构想,广州市花都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驻村社工开始对国泰村村民的厨余垃圾进行调研,得出数据后开始推行厨余垃圾回收堆肥,建立社区无氧堆肥制作和示范基地。
为了无氧堆肥的产出量用之于村民,村民可以从中获益,使村民对无氧堆肥保持较高的热情。驻村社工结合供销社资源之再生资源板块,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模式以及科学处理垃圾的方法,制定一系列的垃圾减量主题活动宣传,加强引导村民由意识改变到实际行动进行垃圾减量,营造垃圾减量氛围,以点带面,身体力行开始,从个人、家庭到社区带动垃圾分类行动,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让美丽国泰村更加宜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地球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广州市花都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国泰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和 广州市多宝街社工服务站开展的社区垃圾减量活动,进一步美化了社区环境,增强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推进美丽社区创建。(通讯员 陈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