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今天不做何时做
东莞时间网讯 抱定“今天不做何时做?我们不做谁来做?”的勇气,东莞的垃圾分类事有可成。
东莞时间网讯,昨天是东莞实施垃圾分类第四个年头的第一天,东莞垃圾分类重新上路——市城管局称,将在主城区四个街道各选择一个有条件的村(社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区,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打通”垃圾分类链条。
起步阶段的东莞垃圾分类,虽然百倍艰难,但相关部门推进的决心和意志依旧坚决,而这正是东莞的希望所在。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邻避运动,垃圾分类必须加快进行,否则,不仅城市的垃圾处理会面对诸多难题,而且,在特定因素的刺激下,市民趋利避害的心理走向难免不越积越重,难免不让反对和拒绝垃圾处理厂建在家门口的邻避运动具备进一步激化的可能。
不仅仅是东莞,而且,在全国其他城市,垃圾分类几乎都处于步履蹒跚的状况,而造成这种事态的实质性原因并不在于技术供给的难题,而在于社会组织和动员的相对不足,在于社会响应力的不足。毕竟,垃圾分类是全民参与的运动,而组织和动员全民参与,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垃圾分类具有必须由政府主导和推进,必须花费较大的财政投入的双重特性,如果各级政府无心无力或有心无力,那么,垃圾分类必然事倍而功半。与此相关的现实则是,垃圾分类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起步时期投入大,而收益和政绩体现不彰。因此,垃圾分类本身几乎难以自发生成激励,加上财政要投入较大的资源,所以,尽管人人都清楚垃圾分类的不可避免,越早越快越好,但要精英们沉下心来扎实推进,不能不需要具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思维定力。
从欧美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来看,垃圾分类从起步到彻底分类普遍化几乎都要花费十几年到二十几年的时间。不过,中国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却具有两个优势:其一,城市政府掌握着较大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动员能力,而且,市民现在所具有的环保意识已不同以往。在组织动员能力和社会潜在响应能力较为充分的情况下,如果下定决心实施垃圾分类,那么,所耗费的时间应该会少一些。其二,中国垃圾分类发生于其他国家之后,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可以对欧美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做法和经验奉行拿来主义,减少试验和探索的成本。
为今之计,各级政府应当机立断,现在就下定决心,投入力量,规模化地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难题越是向后推,积累的问题就会越大,今后付出的政策成本和资源成本也会越大。抱定“今天不做何时做?我们不做谁来做?”的勇气,东莞的垃圾分类事有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