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推行四年混运仍严重 相关收费制度未出台

30.08.2014  05:31

  位于大兴黄村的枣园北里,是北京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很多人曾到这里“取经”学习。但是,8月29日,在这个昔日的“明星小区”,多个厨余垃圾桶里扔着球鞋,其他垃圾桶里堆满果皮等物。

  2010年起,北京开始在全市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数据显示,今年6月,纳入统计的2927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共产生生活垃圾20万吨,但厨余垃圾分出量不到实际产生量的10%。

  事实上,北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据媒体此前报道,以2011年为例,北京市在1200个小区、1200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市财政投入4亿元。不过,在这背后是垃圾分类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垃圾分类指导缺失、混运现象严重、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迟迟未出台……垃圾分类陷入“有心无力”的境地。

   混装混运的垃圾

  记者走访十余个社区,仅一两个贴着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海报,部分小区垃圾桶上的文字标示都已看不清楚。

  面对小区里摆放的各类垃圾桶,新景家园的居民张女士仍然感到烦恼:“我去国外玩的时候,看到垃圾桶上会画上啤酒瓶、纸张等相应的物品,指导大家投放。北京在这方面好像做得不够细”。虽然北京从2010年便开始在社区逐步推行垃圾分类,但张女士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分类具体指导,“西瓜皮算不算厨余垃圾?它并不是在厨房中做饭留下来的垃圾。

  类似的指导缺失并不鲜见。记者走访十余个社区,仅有一两个在垃圾桶旁贴着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海报,部分小区甚至连垃圾桶上的文字标示都已看不清楚。

  西城区木樨地某小区,居民张先生家则有着另一种垃圾分类的苦恼。分类之初,张先生一家会按照居委会指导的,厨余垃圾放一个袋子,塑料瓶等放进一个袋子,废纸等再用另一个袋子装。不过,他很快发现,仅自己努力只是徒劳。

  张先生说,他扔垃圾时常常发现,垃圾桶里各类垃圾混杂,如今,小区门口的三个分类垃圾桶干脆废弃,代之以一辆推车,居民家的各类垃圾全都直接扔进小推车里,统一被运走。

  在中华环保基金会小康幸福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李京华看来,混运对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从2004年开始,李京华就在北京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有一次我们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底下一个老大爷直接就开骂了,‘我们把垃圾分了,你们运的时候一锅粥,这不瞎扯吗?’

  长期关注垃圾处理的环保人士“驴屎蛋”介绍,北京一吨垃圾从产生到清运,再到填埋场处理完成,需要500元,这其中包含的运费为200元。“试点推进是在做,但规模不大,数量没到。比如一个小区分出5桶垃圾,其他相邻小区没有分类,如果专门派车来拉的话,成本太高,所以不可持久。

  海淀区市政市容委副主任莘雪林也表示,负责垃圾运输的社会单位、物业公司没有被强制要求必须分类运输,“垃圾分类分不出来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缺编的“绿袖标

  按照目前垃圾分类小区的户数,“绿袖标”指导员应该配备7万名左右,现在仅有2万名。

  为了更好地对居民垃圾分类进行指导、监督,早在2010年5月,北京市便组建了“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计划平均每80户至120户设立一名“绿袖标”。

  “原本设想的主要是要起到一个督促居民进行分类的作用。”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张红缨说,但在实际中,有的居民根本不听,一些指导员变成了二次分拣员。

  今年61岁的张燕霞是枣营北里的居民,大约4年前,她开始做“绿袖标”。

  每天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8点,张燕霞都会站在小区的垃圾桶旁边,提醒居民将垃圾分类,同时对混装的垃圾分拣。“有个小伙子,垃圾分类特别好,我每次看到他心里都很感动。但也有人不是,我提醒要把垃圾分类,对方张嘴就是一句‘你管得着吗’。

  不只因为不被理解,让不少“绿袖标”不想坚持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是收入太低。

  “绿袖标”王先生说,干完这个月他不打算再干了。“又累,挣得又少,小区里收废品的收入都比我高。

  张红缨介绍,“按照目前垃圾分类小区的户数,‘绿袖标’指导员应该配备7万名左右,但现在才有2万名。每个月区县要给每名‘绿袖标’至少600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也不便要求区县去多聘‘绿袖标’,有的区县一个‘绿袖标’就把几个人的活都干了。

  多个区县的垃圾处理部门负责人表示,“绿袖标”目前缺编严重,收入低是主要原因,即使招聘到人了,流失率也非常高。对此,张红缨表示认同,在她看来,一些小区垃圾分类出现问题与“绿袖标”流失率高也有关系。

   经济奖励能否奏效?

  “这样的机制培养了居民的心理依赖,万一哪天不再实行了,居民还会不会把垃圾分类?

  指导、监督收效甚微,如何打破垃圾分类的困局,多个区县、街道开始尝试新的举措。

  从8月初开始,枣园北里的9名绿袖标指导员全部“下岗”。该社区居委会环境主任李世英说,街道考虑引入专业公司来对垃圾进行分拣,“绿袖标指导员工作时间就是每天4个小时,而专业公司对垃圾分拣可能不止这么点时间,相信分类效果也会更好。

  做过一段时间“绿袖标”的王先生则认为,直接的经济奖励或许更为有效。

  季渝元居住在东城龙潭街道华城社区,每天早上,她出门时,总会拎着前一天吃剩的果皮等厨余垃圾,扔进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厨余垃圾桶,然后掏出积分卡,让旁边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用POS机往卡里打入1分。“攒够50分就能换一张10元的超市购物券。”季渝元说。

  这种垃圾分类刷卡积分的方式,龙潭街道从去年开始引入,居民每分类投放不少于500克的厨余垃圾或不少于250克的可回收垃圾,每日可积1分。

  如今,一年过去了,垃圾分拣正确率达到95%以上。

  在海淀区苏州桥西等社区,每400户设置一个厨余垃圾投放站,居民刷卡投放厨余垃圾,每次刷卡奖励0.5元,每天限刷一次。“我们要改变大锅饭的形式,不再给居民发分类垃圾桶和塑料袋了,你拿什么垃圾袋来都行,只要里面装的都是厨余垃圾我们就奖励。量多少没关系,只要来投了,意识就提升了。”海淀区市政市容委副主任莘雪林说。

  不过,对于这种金钱奖励方式,张红缨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一旦这样的机制形成了,就培养了居民的心理依赖,万一哪天不再实行了,居民还会不会把垃圾分类?这样做反而把责任意识淡化了。

   垃圾分类制度的缺失

  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但截至目前,具体办法仍未出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政府是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应把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完善,帮助老百姓逐步养成意识。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分析称,垃圾分类推行效果不明显,原因有很多:其一,市民分类意识和习惯尚未形成。第二,垃圾分类制度没有建立。

  彭应登表示,生活垃圾处理不仅仅需要单纯的分类,还包括厨余垃圾的处理等都需统筹考虑。首先,政府应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推广,不能说前端分类,后续跟不上,“应当全过程、全环节的配套。从国外成功经验看,完善的设施往往都是政府主导推广的。

  此前,2010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曾公开征求民意,其中规定,“不遵守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要求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011年11月18日,正式条例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其中针对“垃圾不分类将罚款”的条款已删除。对此,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删除该条款是充分采纳了市民的意见。

  正式条例同时提出:本市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条例自2012年3月1日起已经施行,但截至目前,具体办法仍未出台。(记者 饶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