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调研 一堆难题待解

22.08.2014  08:58
自“7·10”垃圾分类动员会召开一个月后,广州市固废办21日起在“十区两市”开展大会落实情况的调研。

  

市政府副秘书长古石阳翻开垃圾桶检查垃圾分类情况。                                 李细华 摄

    南方日报讯  “要在短时内达到这个目标,不做假都难!”“(高端物业)大佬们说得好好的,做得就不怎么样。”“过去市城管委说垃圾总量减少多少,我觉得肯定不合实际。”原本是调研“7·10”垃圾分类动员会的落实情况,结果却演变成各区各部门的吐槽大会。

  自“7·10”垃圾分类动员会召开一个月后,广州市固废办21日起在“十区两市”开展大会落实情况的调研。21日,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古石阳带队前往萝岗开发区调研,广州市城管委副书记何镜清带队前往海珠区调研。

  吐槽1

  高端物业小区难突破 定时定点后环卫投入增两倍

  “宣传一批又走一批。”在萝岗区调研会上,萝岗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局副局长张庆秀表示,作为新型工业区,萝岗区流动人口多,宣传发动成为难题。在场的广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习惯的改变只有通过重复宣传和引导的方式实现,需要长久的宣传。

  不过,流动人口多的地方仍不是最难的突破点。张庆秀直言,高档社区物业管理“进得了门,突破不了”,反而在垃圾分类投放的推广过程中处处碰壁,甚至难于城中村。

  萝岗区副区长严志明甚至直接点名万科、保利这样的大企业说道:“这些大佬们在上面说得好好的,还站在台上发言,下面做得就不怎么样。”他建议从全市的层面,对广州各个社区物业管理的垃圾分类投放设置统一标准,避免高档社区物业管理只表态无行动的现象。

  海珠区的物业小区也同样面临困境。“群众接受程度高,但动手分类的很少,群众拒交垃圾费和物业费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谈及物业小区定时定点推广的情况,凤阳街负责人坦言,个别物业公司的抵制情绪也很高,“有些物业管理员会偷偷上楼收垃圾”。

  此外,人财物投入也仍不够。凤岗街负责人表示,定时定点推行后,从源头分类到分类收运,环卫方投入增加了两倍。“物业公司二次分拣,要请人;垃圾运到中转站,也要增加人手。”一些小区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垃圾桶,“这部分谁来投入?那些破损的垃圾桶,谁来负责?

  在海珠区的调研会上,赤岗街负责人更直指“7·10大会”上确定的“定时定点”推广目标,“要在短时内达到这个目标,不做假都难!大家要完成任务数,最后只能靠突击。”由于居民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新的生活习惯,“推广目标紧了!

  吐槽2

  生活有害废弃物数量过少没人收 低值废弃物补贴减量“长贫难顾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后,不可回收的有害废弃物应该如何处理?张庆秀表示,萝岗区曾将有害废弃物统一收集起来,并由区环保局出面联系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但对方却嫌有害废弃物数量太少,运输成本高,不愿意过来,而愿意前来的企业“要价太高,又支付不起”。

  张庆秀建议,全市统一设置一个生活有害物质的集中中转点,由各个区送过去后进行集中,而后进行规模处理。

  低值废弃物的回收也有难题。据海珠区凤阳街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凤阳街在中大布匹市场附近开展碎布回收试点。街道组织环卫工从源头开始收集分拣,给予每斤5分至1毛不等的补贴,再无偿提供给环保企业。

  “100吨的碎布产生总量中,能实现40吨左右的减量,不过这些都是靠政府补贴实现的。据估算,街道为此将多投入300万—400万元。”凤阳街负责人坦言,靠政府补贴实现减量,是“长贫难顾”。

  海珠区江海街也遇到了类似难题。该街道负责人表示,江海街按照凤阳街的模式,专门拨出钱来做碎布回收试点工作,但“搞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搞不下去了,后来引进企业来操作,目前正在试点当中”。他认为碎布属于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希望能在市级层面解决补贴问题。

  吐槽3

  垃圾费缴纳标准沿用多年 目前标准无法支撑环卫支出

  垃圾费也在海珠区的调研会上被频频吐槽。当某街道负责人吐槽小厂房碎布回收很花钱时,广州市财政局负责人感到惊讶:“企业不是也要缴纳垃圾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街道负责人们纷纷吐槽“垃圾费”很过时。

  凤阳街负责人首先回应称,小的制衣作坊很难收钱,且缴纳垃圾费的标准是20年前的,到今天已无法支撑环卫方面的支出了。江海街负责人则表示,海珠区的十几条街道都赞成垃圾费“随水费征收”。

  对此,广州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垃圾费与水费捆绑征收,在城中村很难执行,“因为城中村也没有一户一表”。他笑言:“(捆绑)电费我们可没办法,而且城中村的垃圾费还是要人工收取”。

  某街道负责人也认为,城中村中的小型制衣厂用水少、用电大,“垃圾费与水费挂钩无法体现垃圾量”。南洲街负责人则总结道:“城中村与市区的垃圾费应该分开处理。城中村推广垃圾分类的难度太大了!

  吐槽4

  市城管委垃圾减量数据不实际 垃圾总量缺乏规范统计口径

  在罗岗开发区的座谈会上,前来带队的古石阳也忍不住吐槽道:“过去市城管委说垃圾总量减少多少,我觉得肯定不合实际。因为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根据发达国家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垃圾量就越多。我们现在要控制垃圾的增长速度”。

  在古石阳看来,目前在比较垃圾分类的成效时,往往会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因此,必须弄明白垃圾产生量的基础数据,“建议确立统一口径,规范统计基础数据”,还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对环保面积、垃圾的来龙去脉进行测算。

  “垃圾总量的统计过程中决不能打糊涂账,不能单纯以总量的增加和减少来进行绝对数比较。”古石阳还建议,可计算各区域每年的垃圾人均产生量,用当年的垃圾总量除以当年的人口数量来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