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达人伍兆发:上门“摆摊”宣传分类

09.09.2019  14:32

大洋网讯 垃圾分类推广对许多街道基层工作者来说是忙碌又烦琐的,需要多样化宣传,反复沟通……他们不光以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为工作重心,也要着力于完善垃圾分类的硬件设备。新港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监督检查所的垃圾分类工作者伍兆发就是其中一员,社区、物业公司、学校……他在垃圾分类推广工作中接触各行各业,应对各类的情况。面对工作中不理解、反对分类的声音,伍兆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只要能做到,就尽全力去做”,而每一次“尽力而为”也让他看到了新港街的改变。

居民分类意识待提高

深入街道各个部分,宣传推广垃圾分类是伍兆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周四、周五、周六我们都去小区摆摊,给居民们宣传、科普垃圾分类。”伍兆发向记者解释他日常的工作。此外,伍兆发和同事们还经常到居民家中宣传,到街道辖区内的学校举办分类宣传活动,与物管公司、街道的集团公司协调垃圾分类的举措……

被几句话简单概括的工作内容,实际做起来可并不简单。从数据中就能可窥一二,新港街辖区内约有80个不同类型的小区、30余所学校、3个市场,以及多个集团单位……从7月开始,伍兆发与同事们每周按时到小区“摆摊”宣传分类,倡导楼道撤桶。“一般是早上一场,下午一场”。伍兆发说道,但直到9月,他们依旧没走完新港街所有的小区,这场“摆摊”之旅还将持续许久。

工作中的不简单,“”是一方面,伍兆发还遇到许多阻力,也听到了许多居民反对的声音,有居民质疑如“其他地方你怎么不去管?”,也有居民不信任如“垃圾分类搞了十几年了,不实用。是不会成功的!”伍兆发表示,广州市人口总量大,推行垃圾分类是改变千千万万家庭的生活习惯,受到阻力在所难免。

而这些阻力中还来自居民意识上的不理解。垃圾分类,楼道撤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许多与此相关的规定、措施都要相应调整。伍兆发回忆:“有些居民就问,那原本我付的垃圾清理费中一部分是要他们上门来收垃圾,现在我自己拿下去了,这笔钱能减去吗?”而垃圾清理费的问题就涉及各个小区不同的物管公司。伍兆发在与物管协调的时候,发现物管也有他们的难处。

街道有四个样板小区,特别配合垃圾分类,但是一说到资金问题就犯了难。”伍兆发表示,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小区内必须购置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袋等硬件设备,而物管缺乏这部分的资金。伍兆发认为,当前垃圾分类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于居民的分类意识尚待提高,二是资金不足。

伍兆发深知,完备的硬件设备更有利于居民形成分类习惯,他便将这种情况反馈给上级,也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原本说的是10月前要全部楼层撤桶,现在中秋之前物业就开始着手进行工作了。”伍兆发看到问题有所改善,非常高兴。

伍兆发上门给居民做垃圾分类宣传。

慢慢说,反复说,拿案例说

慢慢说,反复说,拿案例说,是伍兆发分类推广工作的法则。工作经验告诉他,一次宣传和科普或许没有效果,但日积月累的坚持往往能改变人们的意识。他举了个例子:“就拿我的家人来说吧,从我接手垃圾分类工作起我就开始和他们科普,一开始他们也嫌麻烦。”伍兆发就把垃圾分类的全过程给家人们“”了一遍,“你装一大袋丢虽然是方便,但到后端处理还是需要有人去拣出来,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长此以往,家人们也逐渐地接受了垃圾分类的行为。

在社区工作时他也是如此。除了给居民解释垃圾分类对环保的意义,伍兆发还用周边小区的成功案例来做“引领”,将垃圾分类“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分享给居民。“我一个小区一个小区,一个物管一个物业去谈,坚持去做,就能改变大家的意识。”伍兆发认为,他的责任就是尽他所能去做他能做的事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 实习生张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