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防控专项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
大洋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城管开辟了一条条“战疫专线”——专人专车专线清运隔离点、定点医院等单位的疫情防控专项生活垃圾,也被称为“特殊垃圾”。这些具有被病毒附着可能性的高风险垃圾该如何处置,才能彻底实现无害化呢?
3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在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政策背景下,广州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大幅提升,截至3月31日,已有1343吨“特殊垃圾”被“焚烧殆尽”实现100%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清洁电能服务千家万户。
防疫机制迅速运转,打造特殊垃圾专项处理环境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水平作出了一次大考。尤其是在生活垃圾的末端处理上,如果处置失当,将有可能造成病毒的“二次污染”。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全市各资源热力电厂防疫机制迅速上马,在原本科学有序的生活垃圾处理秩序和经验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如在针对“特殊垃圾”设置专门卸料区域,卸料时适当加大垃圾储坑负压值和卸料大厅换气次数,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不逸出。“特殊垃圾”采取即到、即卸、即烧处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无害化处置。在处理隔离区垃圾、废物过程中,严格控制炉温,保证炉温不低于950℃、热灼减率小于5%,烟气排放指标严格按相关要求执行。做到特殊垃圾专人专车专区处理,事后对所有车辆、设备进行及时消毒,确保各类病毒“无从逃脱”。
据统计,在市城管部门、广环投集团各级员工24小时“连轴转”工作制度下,1月23日至3月31日共处理全市生活垃圾约100万吨,其中2月4日至3月31日共处理医院和隔离点疫情防控专项生活垃圾1343吨。
末端处置硬功底塑造垃圾处理硬实力
要实现“特殊垃圾”即到、即卸、即烧处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背后是广州市不断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上不断进步,实现末端处置硬实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据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分为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运输和垃圾末端处理三个环节,其中,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效果直接体现城市的综合治理实力,具体包括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和生化处理等方式。当前,广州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约2.2万吨,日焚烧处理量约1.55万吨,日生化处理约4000吨,随着2019年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正式运营,广州市已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生活垃圾处理新格局。
此外,先进的环保装备制造和核心技术研发,同样是构成广州强大的末端处置实力的一部分。据了解,广州环投引进开发的自有知识产权顺推式炉排焚烧炉及其配套的烟气处理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广州市各大资源热力电厂,其性能、效率、稳定性和建设运营成本相比国内同类产品更佳,广州环投也是国内唯一拥有焚烧项目三大主机设备(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成套系统)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在环保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广州环投集团拥有垃圾焚烧发电、热能高效利用、烟气净化等多项垃圾末端处置核心技术,坚持用科技打造垃圾处理硬实力。
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日消化量”将达3万吨
当前,广州市已经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随着《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的推出,要求建立四级考核机制,并明确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履职尽责、调整使用、督办整改的重要依据,凸显出广州市围绕“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铁腕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决心和力度。要守护垃圾分类的成果、让垃圾分类变得有意义,就必须要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近年以来,广州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在稳步提升中,其中,焚烧处理能力从2017年年中的每天3000吨,提升至2019年的每天15540吨,生化处理提升至4000吨。在末端处理能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开展前端分类的意义越来越重要,近期调查显示,许多市民群众心里原本对生活垃圾分类存在“分与不分都一样”的想法日渐消失,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习惯日渐养成。此外,随着在建项目复产复工持续推进,2月18日,广州所有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已100%复工复产,截至4月2日,各项目参建单位到岗总人数达2609人,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将受疫情影响的工期追赶回来,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投资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未来,待全市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全部建成后,广州市的焚烧处理能力预计可达每天3.3万吨,最终实现原生垃圾100%零填埋。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