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的倒掉 不能总靠媒体曝光

09.04.2015  13:47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蜂箱紧邻垃圾中转站,成千上万的蜜蜂围着小山般的垃圾飞来飞去,这样酿造的蜂蜜还能吃吗?近日,有市民表示,南城与东城交界的西湖大酒店对面,垃圾成山,蜜蜂成群,很担心这样的蜂蜜会流入市场。相关部门回应,垃圾中转站因为东城垃圾清运车辆有故障,5天没有清运垃圾。

垃圾与成千上万的蜜蜂比邻,如此“风景”自然让市民心生疑虑:蜂蜜能食否?不过,比之蜂蜜是否能吃,笔者更在意的是体量如此之大的垃圾是如何炼成的?会不会再次让住在附近的市民受伤?这次遭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倒是闻风而动将其一扫而光。只是下次,还会有5天没有清运垃圾的一幕再现吗?

从新闻来看,垃圾中转站属于交界地。不过,有意思的是,垃圾遍地只在东城辖区内出现,在南城的一侧却是街道整齐,俨然有序。缘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投入和管理水平的高下似乎是主要原因。

报道称,南城一侧每隔几百米都有两个很大的垃圾桶,但在东城这边却是垃圾堆满路。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很难理解的是,作为垃圾中转站,其管理如此无序与滞后。一则,中转站的垃圾清运缺了两台车就玩不转了吗?若一台车因违反交规被扣、一台因故障趴窝四五天,市政有关部门就对垃圾成山没有一点预见性吗?其二,垃圾山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东城立马调集车辆来了个大扫除,这足以说明现有的车辆配置应对这一突发情况并非捉襟见肘,而是在可控范围内。

稍微整理一下见诸报端的“垃圾山”新闻,其倒掉总是与媒体的曝光在时间上呈一前一后的态势。这其中是否有着某种逻辑联系,或者说因果联系多大?暂且不得而知。但公众隐隐还是能嗅出市政部门对媒体曝光的忌惮。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垃圾山早处理、晚处理,终归都要处理,为何总要等到被媒体盯上了才去作为呢?难道真要挨上几句骂,心中才痛快吗?

不管怎样,垃圾山的倒掉不能总靠媒体曝光。市民无论是住在市中心,还是在四周的结合部,其享受到的市政服务理应是均等无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