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官方对民众发布埃博拉病毒“10个不可不知”

31.07.2014  20:22

  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台湾“疾管署”为帮助民众更了解什么是埃博拉病毒,避免恐慌,特别整理出10个不可以不知道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Q&A。

  “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表示,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为埃博拉病毒所引起,潜伏期2至21天,病人于潜伏期不具传染力,出现症状后才具传染力,经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而感染。

  临床症状则有突然高烧、不适、肌肉痛与头痛,接着出现咽喉痛、呕吐、腹泻、斑点状丘疹与出血现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脏受损、肾衰竭、中枢神经损伤、休克并发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高。病患死后亦可能具传染力,为葬礼筹备时接触遗体传播。

  “疾管署”整理“埃博拉病毒出血热Q&A”如下:

   Q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是人及灵长类(猴子、大猩猩及黑猩猩)的一种严重致命疾病。埃博拉病毒首度出现于1976年,同时间爆发的两起疫情,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另一起在苏丹的偏远地区。埃博拉病毒的起源未知,但根据研究,果蝠可能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

   Q2:人类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

  A:人类透过接触受埃博拉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在非洲地区,曾经发生因处理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生病或死亡的大猩猩、黑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及豪猪等动物而感染的个案,因此应避免接触这些高危险性动物,包含捡拾在森林中已死亡的动物或是处理它们的生肉。

  一旦人类因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而感染后,此疾病可借着人传人方式于小区中扩散。人与人之传染是因直接接触(透过皮肤伤口或黏膜)到被感染者或其尸体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间接接触被感染者体液污染的环境(例如衣服、床罩或针头等)。所以院内感染的情况颇为常见,主因是医护人员未配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等)照顾病患,另葬礼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亦在疾病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只要病人血液或分泌物有埃博拉病毒,病人就仍具有传染力。因此,病人应接受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以及实验室检验,以确定病毒已在体内消失;当医护人员决定病人已康复可以返家时,这表示他们不再具传染力,并且不会在小区传播病毒。但康复后七周内,男性仍有可能透过精液传播病毒给他的伴侣,因此已痊愈的男性病人在这段时间内应避免发生性行为或一定要戴保险套。

   Q3:哪些族群有风险?

  A:在疫情发生时,风险族群包括医护人员、家人或其他亲密接触者、葬礼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者、雨林中直接接触死亡动物的猎人等。

   Q4:疾病的症状?

  A: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将引起严重的急性疾病,其初期症状为突然出现高烧、严重倦怠、肌肉痛、头痛与咽喉痛等,接着出现呕吐、腹泻、皮肤斑点状丘疹与出血现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脏受损、肾衰竭、中枢神经损伤、休克并发多重器官衰竭。实验室检验则发现白血球、血小板降低与肝功能上升。潜伏期为2到21天,此时尚不具传染力,一旦出现症状就表示具传染力了。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仅能用实验室检验方式确诊。个案死亡率可高达九成。

   Q5:什么时候应该就医?

  A:任何人士若曾经去过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流行地区,或是曾经接触疑似或确定病例,并且已经开始出现症状,就应立即就医。医疗人员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通报,并采取适当感染控制措施。实时治疗可提升病患存活率。

   Q6:如何治疗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病患应接受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病患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监测含氧状态及血压、输血以补充其流失之血液及凝血因子,以及治疗其他并发性之感染。目前尚无特定抗病毒治疗方法。

   Q7: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预防接种。其他预防方式包括

  一、在流行地区,避免接触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动物。如需接触动物则应戴手套及穿着合适衣物。食用动物制品(血液或肉)前应煮熟。

  二、避免直接接触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如需照顾病患则应配戴手套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病患禁止性行为,直到确定精液无病毒为止。病患尸体应妥为埋葬。

  三、因疾病初期症状较不典型,医护人员照护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觉并配戴标准防护配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卫生、避免体液喷溅等。如近距离(一公尺内)照顾疑似或确定个案时,则应配戴口罩、护目镜、隔离袍与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病患之血液及体液。

   Q8:医护人员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病人感染?

  A:由于医护人员照护疑似或确诊病人被感染的风险较其他族群为高,因此除了标准防护措施,亦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医疗人员应充分了解疾病特性以及安全处理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配备如口罩、护目镜、防护衣,及手套等,并且不要重复使用。病人应安置于负压隔离病房,照顾不同病人应换手套,对病人的侵入性 医疗措施须在严格且安全的条件下执行。

   Q9:实验室如何诊断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疾病管制署”已建立埃博拉病毒的检验方法,包括病原体分离与鉴定、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抗体检测等。如具有下列任一个条件则符合病例定义中之检验条件:

  (一)临床检体(咽喉擦拭液或有病灶之皮肤切片)分离并鉴定出伊波拉病毒。

  (二)临床检体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阳性。

  (三)血清学抗体IgG 及(或)IgM 检测阳性。

  (四)组织切片免疫化学染色(IHC)阳性。

   Q10:如果我计划前往疫情发生地区,我该怎么办?

  A:世界卫生组织评估103年发生于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疫情,其疫情发生国家包含几内亚、赖比瑞亚与狮子山共和国的首都皆有国际机场,且因有邻近国家边境管制疏松、边境卫生措施不足、跨境求医及跨境监测与接触者调查实行障碍等情形,病毒传播风险较高。然而一般游客感染的风险极低,因为疾病传染方式为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分泌物等,而一般游客较不会与感染者接触。建议民众前往疫情发生国家及邻近国家时应提高警觉并注意个人卫生及手部清洁,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尸体或食用生肉,也应避免接触疑似感染者或其尸体。另自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疫情流行地区回台湾的旅客,如有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于入境时应主动通报港埠检疫人员并配合接受检疫措施,同时迅速就医诊治;在返台三周内如出现相关症状,则应尽速就医,并主动告知医护人员相关旅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