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中兴路—大西路申报历史文化街区

02.06.2015  10:59

大西路保留了原始的骑楼风貌。广州日报记者石忠情 摄(资料图片)

若申报成功将是城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东莞将编制保护规划明确各项保护措施

莞城中兴路—大西路是最能集中反映东莞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段之一,也是名城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记者昨日获悉,市城乡规划部门正计划向省政府申报作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东莞城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市城乡规划局将开展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各项保护措施,便于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各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与环境整治。

计划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莞城传统的商业区,现状基本保持了民国时的原有风貌。它见证了从明朝至今莞城东江沿岸商贸活动的逐步繁荣过程,对研究东莞市历史城区的商业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据市城乡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中兴路—大西路是最能集中反映东莞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段之一,也是名城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近期,该局正在计划向省政府申报作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东莞城区内评分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因此,该历史文化街区在东莞历史文化名城构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莞城作为老城区,未来发展将以旧城改造的方式为主。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关系,实现历史和现代的协调发展,需对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控制进行研究。记者了解到,市城乡规划局拟在今年开展《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针对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各项保护措施,并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各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与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制定含历史文化要素的线路

市城乡规划局认为,通过编制保护规划,一方面可针对东莞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进行研究,探寻旧城复兴的途径;另一方面可对东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起到示范作用,助推东莞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有利于延续历史城区的历史文化脉络。

据介绍,保护规划将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历史城区三个层面。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是东莞名城申报与保护的核心要素,须重点完善街区保护与整治详细规划相关内容,主要侧重于保护与整体整治;历史文化街区与珊洲河沿线地区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层面),体现为整体城市设计,主要侧重于总体开发策略研究和整体空间引导,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历史城区层面研究针对东莞市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策略与景观风貌控制要求,探讨保护策略、整体风貌控制与实际规划管控衔接等内容。

与此同时,该规划还将从旅游开发与文化展览的角度出发,制定针对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与珊洲河沿线地区内、各历史文化要素的游览路线,以保护与宣传东莞的历史文化。

知多点:

保留了骑楼的建筑原貌

中兴路西北起大西路与和平路交会处,东南至下关路,比邻珊洲河。中兴路如今集中了旧城密集最高的批发门店,囊括了日杂用品、粮油、药材、土特产等经营业态。这里不仅有很多老字号,而且可以寻觅到昔日商业繁荣的踪影。中兴路是昔日商贸交易集中地,这是区别于旧城其他街道的重要特征。

中兴路—大西路最特色的建筑就是骑楼。中兴路不及振华路、大西路一带骑楼的精致与秀气,也缺少人为修葺的夺目色彩,但是它保留了建筑原貌。

相比之下,振华路、大西路一带的骑楼,居住与营商的功能相当,多数为建筑面积小、店铺门面窄,显得比较“秀气”。但这正是大西路骑楼出名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