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05.08.2020  17:22
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 新浪广东
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 新浪广东
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 新浪广东
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 新浪广东
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 新浪广东
城乡互联互通 共助留守群体服务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暑期已至,广州多家社会服务机构陆续策划开展城乡创意互动主题的青少年服务项目,组织孩子们携手探寻城市资源、体验农耕快乐,通过从城市到乡村,从书本到实践,从耕耘到收获,帮助孩子们理解生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联动各方探索慈善公益活动的新模式。

  据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顺应我国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日益被挖掘和探讨。

  如何推进城乡发展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如何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城乡社区发展融合化?

  如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性建设,特别是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必要帮扶?

  这些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乃至每一位热心公众,均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通过一系列城乡公益活动,努力探索城乡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在过往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由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出资、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主办、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指导的第二届“城乡创意汇”城乡互动创意服务大赛在广州持续开展,该项目聚焦关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鼓励供销社系统内的社工机构以城乡互动为基本思路,针对“三留守”人员,即长者、妇女、儿童的基本服务、社区营造(如文化建设、生态农贸发展、公共空间治理等)、精准扶贫、自然教育,及其他农村有需求的城乡互动服务,促进城乡服务的良性发展。

  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始终以“将城市资源链接到农村,将农村生态优势推广到城市”这样的愿景和使命来推动城乡创意汇项目的城乡联动新模式;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作为项目主办方,在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一直鼓励项目团队因地制宜,以多元的视角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爱德基金会品牌传播督导郭媛也表示:“社会服务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连接枢纽,在城乡互联互通服务经验积累过程中,针对乡村人群尤其是重点关注的留守人员的家庭、教育、基础建设等问题,包括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亲子关系、社区公共空间及设施完善等,应在相关的专题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身平台作用。

  留守儿童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安全始终是外出谋生的家人最为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对于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需要,为乡村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广州市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嘉禾街社工服务站的社工们了解到城乡两地社区的流动、留守儿童均缺乏安全教育,因此联合机构内部的五龙岗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策划开展了“天使守护”流动儿童安全教育计划。

  “天使守护”流动儿童安全教育计划通过组建一支由社工、志愿者、居民组成的“天使守护团队”,通过为守护队员开展关于儿童安全知识、社区扫雷等内容的系列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服务能力。同时,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开展社区安全、居家安全小组等安全体验营活动,以知识讲解、教学互动、现场演练等方式加强儿童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及应变突发事件时的技能运用。

  据统计,该计划在活动期间,累计直接服务628人、间接服务近2000人,大部分参与的孩子们能够识别出至少三种安全隐患和掌握三种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借助社区安全知识大型宣传活动的开展,该计划增强和提升了城乡流动或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知识和意识,同时影响社会公众更多关注流动儿童安全问题。

  城乡联合,搭建“亲子关系桥

  在乡村留守人员中,除了儿童本身所存在的教育问题,其亲子关系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障。

  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工作人员和社工代表交流访谈中发现,乡村儿童长时间缺少父母的陪伴,老一辈长者的教育方式又过于溺爱,较容易导致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存在障碍,甚至可能造成心理和情感的缺失。

  广州市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新港街社工服务站在社区内的一项调研表明,辖区内70%以上的受访家庭为双职工家庭,从事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高薪职业;居民整体学历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对亲子关系和社会参与较为关切。

  基于上述城乡特点,新港街社工服务站的社工们认为,作为社会的两大主体,城乡之间有着互联互通的突破点及创新点,并为此联合机构内的竹三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成长天空-童梦童享同行”计划,联动各方探索慈善公益活动的新模式。

  该计划撬动城市资源流动到乡村社区,以推动乡村教育等服务的发展。新港街社工服务站发动热心家长志愿者,将城市阅读的模式和经验带进竹三村,建立社区图书馆,打造舒适的亲子阅读空间,利用阅读的方式,促进儿童之间、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互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提高竹三村的教育水平。

  此外,社工们通过组织两地儿童家庭互为参观交流的形式,开展城乡传统文化、农耕体验、环境保育等主题活动,使得孩子们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文化、历史等。在该过程中,社工站还搭建了竹三村村民与新港街居民的线上家庭沟通平台,促成农村和城市儿童家庭结对交流超过45户,儿童教育支持网络得以增强,并由此共建了一座守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桥梁。

  在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江海街社工服务站,“”吃幸福“”盟则是社工们联合广州市增城区民合城乡综合服务中心联益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所设计的项目,探索乡村反哺城市的典型。

  “乡村留守妇女在传播传统文化、教导江海亲子家庭制作传统美食中获得了人生价值;而江海街的亲子家庭在沟通技巧培训、下乡学习、亲子互动中也改善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江海街社工服务站的社工们介绍道。

  结合今年疫情的影响,社工们采取了“互联网+”的互动交流方式,开展了系列线上交流活动。其中,“云游博物馆,趣寻花城文物线上活动”通过线上云游广东省博物馆并设置关卡小任务,使得城乡居民了解城市历史文化,在分享交流之中促进城乡的融合。

  6月的端午节期间,在社工们的策划带领下,开展了“一起来更精彩亲子手工活动”及“‘疫’在,‘粽’情不变”城乡美食交流活动。联益村美食队伍的阿姨们,将自己制作的特色应节美食——猪肉咸味粽子寄送给江海亲子家庭。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微信群分享照片和视频促进城乡互动沟通。为了表达谢意,社工还组织江海街的亲子家庭向联益村的阿姨们赠送亲手制作的手工,实现共融。

  在留守人员服务的模式探索过程中,城乡创意汇项目期望推动的不只是城市资源单向输入乡村社区,更多的还有如何让乡村走向城市,发挥乡村反哺城市的相对作用,体现社会组织在乡村建设中的自身价值。

  发掘乡村潜力,增强公益“造血”功能

  在整合城乡资源、重构城镇关联的同时,社会服务应当更注重三留守人员服务的实际成效是否可持续发展。

  为此,“城乡创意汇”不仅在城乡公益活动中开拓新路线,还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链接相关部门、企业、社区等多方资源,通过乡村改造、建立城乡家庭线上沟通平台、城乡品牌项目建设等方式,利用好城市发展资源,激起乡村内驱动力,为未来城镇综合性服务项目发展趋势探寻新路径。

  为乡村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是社会服务领域探索城乡发展模式的重要方法。发掘乡村潜力,因地制宜增加公益慈善专业支持,为乡村赋能“造血”功能,更是使命所在。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从业者将继续关注留守人员的基本服务,联动更多社会资源,不断为乡村建设“输血”,助力乡村自我“造血”,以解决留守人员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携手共建美丽乡村。(通讯员黄蕴潞 陈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