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客厅”重构邻里生态

13.03.2018  08:55

猎德涌旁颇有岭南特色的街心公园。清新的绿地小湖映衬着复古建筑,颇有意境。广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实习生林泽君 摄

大洋网讯 2016年,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100个文化(街心)广场建设实施意见》,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0个文化(街心)广场,打造“城市微客厅”。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施工建设,100个“有故事”“小而精”的文化(街心)广场陆续完工。

如今,精致的街心公园越来越成为广州一景。它们星星点点,藏身于城市的大小街巷中,不仅扮靓了城市,还成为市民休憩的微客厅。路人停下脚步歇脚,街坊在这里相聚。

在城市建筑布局中,传统街巷是可以行走也可以嬉戏的地方,是市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有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以机动交通为主体的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传统城市街巷体系遭到了破坏。近日,记者走访观察发现,随着街心公园与老旧街巷的微改造,城市传统街巷体系重现活力,浓浓生活气息又回来了。

柯子岭:

街心小公园“五脏俱全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白云区、黄埔区的两个街心公园。它们面积不大,各有特色,相同点是就设置在居民区中,亲近社区与街坊。

百年古村柯子岭村历史悠久,随着老旧社区微改造与街心公园建设项目的推进,柯子岭村的一处物资存放处成为改造点。2014年以来,景泰街道先后对其进行了数次改造提升。去年,被纳入全市100个城市文化广场建设范围后,形成了一处微型公园,进一步改善了环境容貌。

柯子岭街心公园占地200平方米,它的面积虽小,却是“五脏俱全”。许多构成大公园的主要元素,它也都有。为了方便老人、儿童、残障人士活动,柯子岭街心公园在地面改造时,相邻区域的地面铺装尽量做到平整接顺,对于高差较大的地方,设置提醒标识并设置无障碍通道,人性化特点获街坊纷纷点赞。

在街坊眼中,柯子岭街心公园是一座会“讲故事”的小公园。景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龙日维表示,该街心公园立足于柯子岭的特色及历史,提取客家文化为设计主题,相关雕塑以美丽勤劳的客家女性、人物劳作之后的休息场景等为主题,并融合岭南建筑文化及围龙屋的民居特色,设计公园场景,通过精心雕琢,打造出具有岭南特色的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活广场。

龙日维告诉记者,无处不在的青竹、灰砖体现出柯子岭客家人生生不息、自立自强的精神,再搭配新凤仙、立面式花架,与青竹、灰砖交相呼应,居民仿佛置身画中。

据了解,柯子岭街心公园的建设可拆解为3大系统45项要素。3大系统包括公共艺术、场所边界、活动场地,其中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建筑小品、艺术性标识等10项要素;场所边界包括建筑边界、绿化边界、道路边界等8项要素;活动场所包括铺装与场地、植物绿化、公共设施等27项要素。

金花庙广场:

花园绿洲”引人驻足

长洲岛是珠江上的一个江心岛,属黄埔区,与广州大学城仅一桥之隔。长洲岛文物古迹遍布,文化底蕴深厚,除了文化美,记者还发现,在岛上长洲路金花庙旁还藏着一处街心小公园。一方水塘被绿树、花草环绕,绿意盎然,正如一方绿洲,吸引附近街坊与上岛旅游的人停下脚步歇息、观赏。

随着木棉花的花期到来,金花庙广场街心公园更添一分美丽。

据长洲街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地面原来为混凝土材质,受自来水管道等施工开挖影响,破损较为严重并经过多次修补,地面坑洼不平导致下雨天常有积水。为了居民出行方便,解决安全隐患,根据群众需求改造建设了金花庙广场,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雅的居住环境。

金花庙广场街心公园改造项目,主要整治了庙前广场平台、周边建筑物外观、牌坊及主出入口道路、庙前水塘等。“我们在小公园内建设了回廊、曲桥,还有送子台金花娘娘公共艺术品等小景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此外,金花庙街心小公园还有个典型的特点:绿色。记者在公园内看到,园内除了一株百年木棉花古树,水塘的周边也栽种了簕杜鹃等绿化植物。“我们还对金花庙鱼塘采取了水生态自然净化水体试验,通过浮岛栽种旱伞草等方式改善水质。”长洲街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正是因为花足了心思,才有了这片岛上“小绿洲”。

我特别喜欢公园透露出的浓郁岭南特色,这与我们的村子长期形成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村民温先生表示,这个街心公园提供了便捷的“绿色生活”,很受邻里街坊的欢迎。天气暖和的时候,这里更是人气满满,年迈的老人、活泼的小孩、结束一天工作的上班族,都愿意来这里放松休闲。

据悉,金花庙广场位于长洲社区下庄片,也是周边居民群众日常活动嬉戏休闲的主要场所。工作人员表示,金花庙广场小公园还使“金花诞”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有了空间,也增加了本地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村民和游客都非常满意。

专家

构建安全舒适的慢生活街巷网络

研究者邵润青、段进、王里漾在研究论文中指出,传统街巷遍及中国人城市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场所和人群活动组织角度来看,现代城市道路交通强调通过性,而传统街巷不仅仅是交通空间,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场所。中国传统街巷的形成可以上溯至北宋初期,城市街巷伴随着封闭里坊制的瓦解开始生长于城市空间。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街巷作为中国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功能多元的综合活动场所。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还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街巷体系,并成为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往空间。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以机动交通为主体的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传统城市街巷体系遭到了破坏。城市居民步行环境恶化,曾经存在于街巷之中的人际互动、日常生活交往场景也有所弱化,不同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

研究还认为,随着对现代城市道路体系的反思,有些地方政府尝试“密路网+生活街区”的模式。把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设施,比如基层邻里中心、绿色广场、街心公园等融入布局,彼此相互连接,形成安全、舒适、噪声低、尾气少的慢生活街巷网络,成为老幼、上班族都喜欢的生活交往空间、步行友好空间。“这和简单地在机动车道旁增设慢行道的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意义。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