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爱心GDP”发布,广州跃升全国第二

05.11.2018  14:56

大洋网讯 11月5日,中国善城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了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率先把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广州表现亮眼:综合指数得分位居第二,比上一届跃升了两位,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政府支持指数和地级市综合指数得分,广州也均为第一。

中国善城大会会议现场,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启动仪式。广报记者 陈忧子 摄

“中国城市爱心GDP”发布 广州跃升至全国第二

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从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政府支持四个方面和“结构”、“规模”、“贡献”、“可持续性”四个维度,对我国221个样本城市在2016年至2017年间的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分析。样本城市遍及26个省份,覆盖了43%的地级市、23%的县级市,覆盖人口达6.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6%,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数据显示,2016至2017年间,我国城市社会捐赠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持续增加,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城市慈善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苏州、南京、无锡、宁波、成都、长沙等城市的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以综合指数89.12分获得第二名,比上一届跃升了两位,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其中“政府支持”分项,广州则以24.78的高分领跑全国,显示出政府部门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组织培育、资源对接、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效。

2015年以来,广州围绕“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理念,以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城市”为主抓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组织运作,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运作机制,打造具有引领性的城市慈善发展样本。三年来,“广东扶贫济困日”共筹集款物16.61亿元,慈善捐赠和慈善活动的年增长率都超过10%,慈善信息公开达标率100%,广州城市爱心GDP指数持续上扬,多个慈善项目和企业分获“中华慈善奖”和广东省扶贫济困红棉杯奖项,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慈善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我国城市慈善事业平稳有序发展。在社会捐赠方面,样本城市2017年的社会捐赠总额为660.14亿元,同比增长4.86%。

在志愿服务方面,样本城市的注册志愿者人数为6218.77万人,较2016年增加851.55万人,同比增长15.87%;年度志愿服务总时长为17.94亿小时,同比增长38.11%,相当于近90万名普通职工全年的工作时长。

在社会组织方面,样本城市的社会组织数量显著增长,从46.54万家增加到50.96万家,同比增长9.69%。其中,重庆、上海、南京、深圳、北京、成都等6个城市的社会组织数量均超过万家。

在政府支持方面,样本城市在两年间通过财政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总额分别为126.50亿元和139.93亿元,通过彩票公益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总额分别为25.41亿元和28.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2%、11.48%。这表明,各地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正在持续加大。

区域慈善发展不够均衡

根据指数分析结果,我国各地区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在综合指数得分前100位的城市里,东部70个、中部11个、西部19个;在得分前10位的城市中,东部占8席,西部和中部各1个,可见东部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综合指数前20名的城市最大分差为8.30分;而中部和西部,前20名的城市最大分差分别达到28.02分和22.70分。这表明,东部城市的慈善事业发展比较均衡,而中西部城市的慈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从省份来看,综合指数得分前100位的城市中,江苏省占31%,浙江省13个,山东省10个,广东省8个,福建省5个,这五省的城市占比达到了67%,显见慈善事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慈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

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样本城市中有112个城市建立了官方网站渠道公开慈善信息,占总数的50.68%。此外,有66个城市专门制定了与慈善事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有57个城市编制了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或相关研究报告,有60个城市的政府部门举办过慈善表彰活动。

放眼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政府顶层设计中。如广州市提出创建“慈善之城”,北京市提出创建“首善之都”,上海市打造“公益之城”,深圳市建设“志愿服务之城”,南京市建设“博爱之都”,成都市推出“尚善之都”等,全国已经有十几个城市开始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组织培育、资源对接、氛围营造等方面全方位打造“慈善城市”。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对我国区域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此前已发布四届,其统计、分析结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被业界形象地称为“城市爱心GDP”。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通讯员廖培金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