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群规划正在编制 粤港澳大湾区将获哪些机遇?

07.04.2017  09:34
原标题:多个城市群规划将加快编制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开始向纵深推进。根据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国家发改委今年将加快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关中平原、呼包鄂榆等多个城市群发展规划。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提到了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区发展规划。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拥有约1亿人口,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DP规模约1.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万亿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指标毫不逊色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大湾区城市群。

  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概念,其特点不仅在于其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功能,更重要的意义是跨制度合作。

  郭万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的区域治理规划,意义非凡。就实际而言,城市群建设有助于香港解决产业空心化的结构性难题,在高增值、低就业的金融业与高就业、低增值的商贸服务业之间,填补缺失已久的产业链空白;也有助于澳门更好实现适度多元发展,加快摆脱博彩业“一业独大”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可借鉴两地在金融方面的互联互通机制,例如中证监、港证监以及港、沪、深三地交易所先后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以安全可控、行之有效作为首要目标。粤港澳三地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时,中央需设立国家层面的统筹机制,全面协调该区的长远发展与合作,突破当中难题,可重点在贸易、资金和基础设施方面率先做到互联互通,并同时推进到社会、民生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表示,创新科技、跨境金融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高新产业和制造业优势突出的深圳、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端专业人才充足的香港,并有区域内其他城市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支持,具备打造国家创新驱动基地的条件。其次,广东享有自贸区政策优势,港澳分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和中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可在跨境金融贸易领域加快探索步伐,为国家对外开放提供更多更新方向。此外,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大型基建工程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形成“1小时生活圈”,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从而促生要素自由流动的开放市场,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产业分工链条得以延伸。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还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除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外,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的通知,2017年拟启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所有城市群发展规划都必须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从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出发,遵循普遍规律,立足地区实际,把握各自特点,确定好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此外,编制一个好的规划对城市群建设来说,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续实施。探索建立城市群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本身也是城市群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表示,必须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建立跨城市的官方半官方行业协调组织,形成多种利益集团、多元力量参与、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体现社会各阶层意志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城市群横向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

  “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是不会改变的。”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表示,未来将通过城市群规划,特别是通过加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来引导、支撑城市群的合理发展。(记者 林远 梁倩 赵博/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