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是提升公众审美能力的“视觉教材”

12.07.2014  19:46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人们用仰望的视角来观察、瞻仰城市雕塑,如今,雕塑的阵容和数目迅猛扩充,人们却对雕塑丧失了敬仰之情……难道深圳的经济一直在上行,审美却反而倒退了?

        1.评价一个城市雕塑的美学价值,永远绕不过“公众”和“艺术”两个指标。

        2  .城市雕塑的公众审美需要时间沉淀。

        3  .抓住时代的特点,才能创作出对公众具有普及意义的作品。

        ③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用仰望的视角来观察、瞻仰城市雕塑,如今,雕塑的阵容和数目迅猛扩充,人们却对雕塑丧失了敬仰之情……难道深圳的经济一直在上行,审美却反而倒退了?

        这或许要归咎于某些劣质变体,拉低了城市雕塑阵营的整体含金量———政治挂帅的雕塑造景,封建迷信的形象塑造,为烘托小区环境而设的人形、兽形点缀物……对,这些亮瞎了人们双眼的“雕塑”,七零八落地分布于深圳的大街小巷。当建造、设计雕塑的门槛越来越低时,深圳雕塑逐渐呈现出更多元丰富的面貌,但随之而来的代价却是魅力值、艺术值的锐减和丢失———被异化的城市雕塑仿佛只剩下点缀的功能,而无法实现对民众审美趣味的提升。

        城市雕塑越来越不讨喜,归咎于民众没有鉴赏力?

        “城市雕塑”太过“曲高和寡”,民众对之没有审美力和领悟力?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上世纪80年代,《孺子牛》雕塑刚刚落成于深圳市委大院时,当时的新闻将举众欢腾的情景描绘得极其生动:“前来一睹猛牛芳容的市民将雕塑团团围起,小孩还爬到牛头上去摆姿势照相”,短短几天,这个雕塑就积累了大量人气,要说那个时代人们不懂鉴赏雕塑,简直是对民众审美水平的污蔑。

        但进入21世纪后,城市雕塑却越来越不讨喜了———深圳人甚至还在网上掀起“最丑雕塑”评选,一场城市雕塑的群嘲大会,将人们对当下雕塑作品的不满情绪彻底引爆。雕塑数量丰盈,经典作品却欠奉,进入瓶颈期的深圳雕塑与深圳公众的审美倾向发生了脱节。

        “中国传统里,作为装饰性、纪念性的雕塑非常少,历史的原因导致大多数的当代中国人都对雕塑艺术缺乏审美经验。当下,雕塑艺术家的创作与公众的审美间存在距离,雕塑艺术家抽象的创作发挥得不到认可,人们喜欢的是具象的,能看懂的,甚至最好是有故事的文化艺术。”深圳雕塑院院长、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道出了中国观众对城市雕塑的审美短板,“面对大众审美的现状,进行雕塑创作时既要照顾历史,不宜过于超前,也不能以‘是否看得懂’作为评价雕塑的标准。深圳作为与国际接轨程度较高的城市,艺术语言也需要国际化。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近些年不断筑起高楼,城区密集,挤压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城市雕塑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趣味性,能缓解因高楼林立而形成的冷漠,让人与建筑物间能达到一个平衡。但结果却成为了一个悖论,正是因为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导致了人们‘看不见’雕塑。其实深圳还是有很多新的城市雕塑,但人们已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孙振华补充。

        城市雕塑的美学价值需从“公众”和“艺术”两个指标判断

        挪威首都奥斯陆———那个被称作雕塑之城的城市,其西北部的维格兰雕塑公园,是一个城市雕塑与人类生活天然契合、高度互动的典型样本。650座人像雕塑,分布在80公顷的公园里,它们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题材———人生。呱呱坠地的婴儿,活泼好动的少年,年富力强的壮年,垂垂老矣的老人,总有一个雕塑形象能和观众的年龄段相对应,还有亲情、友情、爱情主题的雕塑群,它们是人生图景的再现,很容易叩击到观众的灵魂深处。

        “不设防”是人们能够近距离亲近雕塑的关键缘由。小朋友可以围绕雕塑嬉闹奔跑,甚至攀爬,成人观众可以随意依傍、触摸、合影———雕塑与人和谐共存,共享城市空间,当这种互动成为常态习惯后,人们的审美能力才会在缓慢的熏陶酝酿中提升。不过,“随意触碰雕塑”是欧美国家的特权,在中国,艺术品和公众之间总是要习惯性地设置人为界限,出于“保安”考虑,“眼看手勿动”的标语以及森严的防护栏将公众与艺术品完全割裂,人们只能“隔空眺望”艺术作品,自然很难体验到亲切感。

        又如美国芝加哥千禧广场前的cloudgate(云门)雕塑。这座巨型的不锈钢抛光雕塑,远看像一颗银色豆子,因此当地人都称其为“T  heBean”。这颗“豆子”表面如同巨大的凸镜,站在雕塑旁边拍照,周围的建筑物就像在弯身向自己鞠躬,十分有趣。它的下端还设有一个拱形的门,人们可以走进雕塑的内部。反观深圳,这类互动性极强、代表世界巅峰创作水平的城市雕塑尚未诞生。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认为,评价一个城市雕塑的美学价值,永远绕不过“公众”和“艺术”两个指标。“对公共艺术的评价与认同既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同样也取决于公众的评价体系。从公共艺术本体来说,它不希望受到大众的漠视,无论怎样,当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立于城市环境中,人们都不得不接受它,评价的不同是正常的,如果说一件作品受到公众的漠视,更重要的原因是作品本身的艺术品质,或许在这里也有‘曲高和寡’的现象,但无论如何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要受到公众的检验正视。

        用雕塑普及城市美学,需要正能量,淡化说教味

        城市雕塑的公众审美需要时间沉淀。孙振华表示,“时间给艺术品注入价值。”因此,当一个新的城市雕塑刚开始屹立在某个角落时,人们可能会在审美上有争议,但时间久了,人们自然会习惯它的存在,并且因为它的长期存在而对它的“”重新认知。

        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产品,城市雕塑实际上是提升公众审美能力的“视觉教材”。深圳青年雕塑家杨光认为,雕塑最应该具备的特征是多元性。“所谓多元,不仅是指形式的多元,还有材料多元以及制作方式的多元,这样能够向公众传递更多的雕塑信息,强化他们对雕塑艺术的认识。

        一些城市雕塑作品,或多或少与“政治”有所联系,但它们能唤醒城市精神的集体认同感。譬如,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的“深圳十大观念”浮雕,就是对深圳核心城市精神的提炼。

        正能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深圳雕塑家戴耘说:“抓住时代的特点,才能创作出对公众具有普及意义的作品。想要通过雕塑艺术使公众提升审美能力,雕塑本身不一定要有说教的意味,而是把装饰性、趣味性充分体现出来。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实习生  李燕姗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