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电声之都

24.03.2015  13:34

  ●本报记者  罗娟娟

  特约记者  卢胜文

  “把丰顺纳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统一规划,有利于促进丰顺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集成优势、重组产业与优化园区,形成具有丰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日前,丰顺县委书记陈志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丰顺县将发挥“近海临空”的交通区位优势,完善和提升园区的服务功能,抓好项目落地,推动园区扩能增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谱写好“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的丰顺篇章。

  着力打造“中国电声之都

  现 状

  去年,丰顺县围绕加快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产业目标,深入实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意见和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引智强企”活动,鼓励支持企业投入技改和创新资金6.8亿元,研发新产品,扩充生产线。2014年,全县电声产值68亿元,增长10%;培英新厂区、瑞丰面粉厂完成主体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

  陈志宁说,今年丰顺将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17年把丰顺电声培育成为百亿产值集群,打造“中国电声之都”。丰顺要精准对接我省将制定的配套75亿元资金的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3年行动计划,力争更多项目挤进政策“笼子”,获得更多省专项资金支持,突破电声产业创新的“瓶颈”。 要下大力气抓好技术改造,引导所有企业争当行业先进,提升技术、产品、装备、管理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设备更新换代、加强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提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提高智能制造发展水平。

  丰顺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各级专项技术研发,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共建创新中心。加强与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战略合作,推进省级电声产品检验站落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中国电声产品出口基地”。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优势,完善孵化器和“松绑性”政策,推动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

  强力推进生态工业区建设

  现 状

  去年,丰顺县专门邀请广州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团队,对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进行优化提升;注重产业链招商,全年引进合同项目18个,计划投资总额50.4亿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投资1.25亿元,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首期500亩地块“三通一平”基本完成,供水、通讯等工程有序推进。

  陈志宁说,今年3月,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区5平方公里的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被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管理,享受省产业转移相关扶持政策。丰顺将围绕年产值300亿元、创税12亿元以上的目标,借助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力量,用好省级产业转移政策,重点培育发展电声和绿色饲料两大特色主导产业,抓好土地储备,推进基础设施,强力招商引资,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技术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

  按照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2015年,丰顺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总计58项、总投资191.44亿元,其中正式计划项目49项、投资172.54亿元,2015年度投资计划56.77亿元;预备项目9项、估算投资18.9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扩园增效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重点民生工程五大领域。截至目前,49个正式计划重点项目已有31个开工,占项目总数的63.2%,开工率较往年大幅提升,其余项目正在作开工准备或加快前期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