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没有司机的日子好“难过”

06.08.2014  14:15

  2014年7月16日以来,对于公务员而言,有点“几家欢乐几家愁”。乐与愁,都跟车改有关。一些原本享受不到公车,却要四处跑腿的基层公务员,这下每月好歹有了几百元的车补,但对那些官不到副部级,却习惯以公车代步的官员来说,就有点麻烦了。今后,只能凭每月千儿八百的车补,自己想辙了。

  说麻烦,其实也不麻烦,大不了自己开车,自己不会开车的打出租、坐公交也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中间的适应过程对不少人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曾近距离接触过一位70后的乡镇党委书记。他坦言自己“如果不下乡,每天步行不超过600步”。早上出门,司机早已在楼下等候;到了单位,也就在同一楼层的几个办公室之间走动,午饭由司机打好送到办公室;下班时间未到,“专车”早已停楼下等候。

  这样“每天600步”的后果是,有一次,我与该党委书记一道在大城市坐地铁,刚好有台自动售票机只接受硬币购票,他去换了几枚硬币后,直接拿着硬币到闸口当车票使。出地铁时,他看着就在马路对面的酒店,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走过去。

  习惯了司机、秘书服侍的领导在外不能自理,回到办公室又是怎样呢?

  我曾见过北京西城区某局党组书记的窘况。他每次用座机打内线电话,都是一手拿着听筒,一手拨号。当下属提醒他可以用免提时,他表示不知道免提怎么用,当用过一次后,欣喜若狂,觉得免提“真方便”。对于这位处级干部来说,复印、打印、发传真,简直是“难以逾越的挑战”。

  处级干部如此,更高级别的干部又如何呢?每年两会期间,各省大批干部进京。一般来说,正省职干部的秘书可以作为代表团随员进入会场,副省级干部的秘书原则上不驻会。但实际操作中,不少副省级干部的秘书也以各种名目进入驻地为领导服务。我多年两会采访的印象是,有了秘书,领导完全“不需要”自理能力—领导进电梯,秘书先去按楼层键;领导进房间,秘书先去刷房卡。以致有一年,我约访一副部级干部时,约好去房间聊,结果这位领导不知道自己住在哪个房间,“我问下我的秘书”。

  两会期间,领导就餐也很少独自前往。驻地基本是自助,就餐时刷卡即可,但一般也都是秘书代领导刷卡。其实领导平时在单位食堂吃自助时,也经常是秘书相伴,代为刷卡。我曾在广西某市,连续多日看到一副市级干部在秘书陪伴下吃午餐,在北京部委的食堂里,也能看到此景,只不过领导的级别更高。

  由于工作生活无须自理,于是有个说法“当领导出嘴就行”。

  “出嘴”,指的是工作中布置,会议中发言。说到发言,对领导而言,大会小会的发言稿让他人代笔,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现在不少领导的开场白、寒暄话都是事先准备的。

  我曾去四川某地级市采访。当时适逢党委换届,有场小型选举由市委组织部长主持。当时我看到办公室给部长准备的主持词,大为惊叹工作人员的细致周到,连讨论结束时,部长简短的点评“刚刚大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次选举非常成功”这类官腔十足、完全可以临场组织的话都提前写在了纸上。当时我真担心,如果选举不成功,组织部长是不是也会照着稿子这么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