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中美之间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9日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于3月19日-21日在北京举行。基辛格协会主席、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论坛上表示,中美应在短期的战术层面和长期的战略层面出现的空白处找到共同支点,中美两国面临诸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便会引发对抗。他认为他所期望的中美两国前景是,两国未来可以成为合作的伙伴,而不是竞争的对手。>>>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基辛格认为中美之间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主要是讲一个新兴国家在崛起的时候早晚会同现有的守成的大国之间发生对抗,甚至战争,这种战争最终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要放在一个特殊的国际关系的背景下来看待的,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下大国之间可能会出现这种冲突和战争,新兴的国家试图要取代守成的大国,这一背景在中美关系之间并不存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并没有这种相互取代的关系,也没有这样一种意图,中国的意图并没有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基辛格表示,环顾整个世界,可以看到在不同的世界都有危机,比如说中东的危机,在这些地区有宗教战略、地缘战略等等因素出现了混乱的局面,急需要恢复地区的秩序,中国和美国必须要加强合作,在这些地区的冲突其实会有一些波及的效应,如果处理不好其实对整个世界也许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基辛格表示,除了政治秩序以外,经济秩序也是需要关注的,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中美之间会有一些竞争,在经济的领域,但是两国之间的合作是能够造福于两国的,也能够造福于整个世界。他表示,中美两国都认识到,在现在的时代大背景下,如果出现军事的冲突,造成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应当采取合作的方式来应对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挑战,不光是军事技术,也包括网络的技术,因为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改变了世界,所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关于南海问题等中美之间的分歧,基辛格给出了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知道有一些地区的问题,比如说朝核、南海,在这些问题上中美之间可能有一些分歧,具体而言对于形势应当如何发展,可能我们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在我看来,我们需要或者至少在南海问题上,我们需要有某种类似于当时的上海公报这样的指导文件或者某种共识。上海公报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中美两国之间是为了达成上海公报谈了很多年,最终发现想要达成一个相互说服对方的这种绝对性的结果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形成比较宏观的从原则角度阐述各自的立场,最终达成了一种共识,形成了一个和平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这种上海公报背后的精神也可以适用于南海问题,应当要避免这种军事的冲突。”
针对朝核问题,基辛格表示,无论最后取得怎样的结果,中美所要选择的必须是对话的途径,需要从未来的利益出发,以对话的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他说,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一种情况是非常具有特殊性的,也就是世界很多不同的力量他们是相互的交织,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各自的问题,也是相互交织的,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的,每个地方都要有建立地区秩序的问题,中美两国之间在秩序的建立上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开展对话来积极的进行沟通,采取行动之前先把话说清楚,先通过对话来加强这种相互的了解。
“我所期待的未来是中美两国可以作为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基辛格表示,中美目前在解决短期的问题上做的不错,两国领导人见面的时候,就一些长期的问题也有共识。他认为两国现在要做的,是在短期的这种策略层面或者战术层面的问题和长期的战略目标中间这块的空白找到一些合作的领域,进一步的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两国都面临着一系列全面的问题,两国也有着坚定的决心要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