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加工精度细至1毫米(组图)

14.10.2014  10:23

500米深圳新高度全景

塔吊司机王华在500米高空作业


  今日独家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昨天,在建国内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核心筒土建墙体107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标高达到500.9米。这标志着大楼正式突破500米大关。

  世界上已建成的摩天大楼中仅有4座超过500米,平安金融中心超越500米意味着正式跻身世界超高层建筑顶尖行列。

  目前,平安金融中心主塔楼正以三天一个结构层的速度攀升,主塔楼预计明年年初将完成结构封顶。大厦自2009年开工建设,至今已历时5年。昨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工人爬上500米施工现场,探访深圳新高度背后的故事。

  工作在500米的高空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其塔楼层数为118层、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负责施工的项目组内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不上塔吊非好汉。

  塔吊司机王华带着记者完成了一次好汉之旅。面对第一道坎,记者已经腿软,这是一道位于塔吊与核心筒外墙之间的空隙,是塔吊司机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横向跨越仅1米多,但脚下却是数百米悬空。酝酿良久后,记者硬着头皮跨出了第一步。王华说,他们每位塔吊司机每天至少走两次。

  建设钢结构、幕墙、机电、土建等作业所有材料全靠四台塔吊运输,每台塔吊配备3个司机3班倒,每位塔吊司机8小时不间断作业。除了对讲机里的指挥声,塔吊司机8小时里见不到一个人,困于斗室,无法活动,这样的孤独寂寞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

  爬上塔吊平台,王华给我演示了塔吊司机最难的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爬上长达60米的塔吊大臂,给动滑轮上润滑油。王华把这条60米长的塔吊大臂形容为“天路”—大楼现在的高度是500米,那脚下就是500米的悬空,踏上“天路”,耳畔风声呼啸,脚下仅有巴掌宽的镂空跳板,如履薄冰。

  细至1毫米的加工精度

  每天让霍宗诚睡不着觉的,也是塔吊。他作为中建钢构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技术部副总经理,操心最多的是:“怎么让自重440吨的塔吊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几百米高空怎么固定,不让它掉下来。

  项目用了四台吊重100吨的国内最大型号塔吊,每台塔吊起重臂长60米,塔吊自重440吨。因施工需要,4台塔吊采用了在建筑物主核心筒附墙外爬的形式,4台塔吊就像壁虎一样紧紧抓住逐渐爬升的建筑物主体,随着建筑物自身的升高,塔吊也逐渐升高。

  壁虎需要吸附力极强的“爪子”才能紧贴墙壁不掉下来,霍宗诚和他的项目团队为塔吊专门设计“爪子”,即“埋件”和“销轴”。

  2012年底到2013年初的3个月时间,是开始安装塔吊的时间,如果塔吊迟一天安装到位,就要耽误工期,按照合同要求,耽误一天就要罚80万元。这段时间被霍宗诚称为“黑暗时期”,为了一根销轴细至1毫米的加工精度,项目技术团队连续加班。7、8个人集中在小会议室里,每人一台电脑做支撑体系复合运算,制作销轴的厂家根据设计数据,采用40Cr的超硬度材料磨制配件,项目组派专人到厂家盯着制作,最终如期成功安装。


  塔吊爬升的背后是忧虑

  爪子已经抓牢,塔吊怎样迈步,一步步爬升到500米、600米?

  预置的“埋件”就像是提前布置好的脚印,埋件提前与建筑物核心筒焊接并浇筑混凝土埋藏,只露出连接部分,塔吊每爬升一步,就与上面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埋件连接,再用销轴锁死,完成每一步爬升。

  霍宗诚说:“整个建设过程中塔吊需要完成26次爬升,现在是500米,已经完成了24次爬升。每爬升一次,我们整个项目团队就要经历一次忧虑和担心。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