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病人青睐“中山医” 每年投诊两万五

01.07.2016  02:10

     乌干达商务代表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切除脑膜瘤

    一颗巨大的颅底肿瘤在59岁的乌干达商务代表大卫脑中生长了五年,多年来他辗转乌干达和中国求医。记者昨日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获悉,医生为大卫成功清理出这颗随时危及生命的“炸弹”。

    近年来“中山医”声名远扬东南亚。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山医”在穗的七家附属医院共吸引近2.5万名境外病人来穗治疗,住院治疗1300多人次。

    据介绍,大卫5年前莫名出现头痛,症状时轻时重。随后左眼视力逐渐下降至失明,6个月前间断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感,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在他的左侧前、中颅底有个巨大肿瘤。由于肿瘤的生长位置深、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脑组织和血管,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乌干达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来到中国后,在广东国际义工服务团的协调下,大卫于5月16日转入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

    入院后的检查发现,大卫脑部的肿瘤位于前中颅底交界处,质地硬、血管多、神经多,且粘连挤压脑干、垂体、视交叉、右侧视神经、基底动脉等。“这种肿瘤不仅手术切除难度大,而且易损伤颈内动脉等引发大出血,如果损伤神经,又会出现歪嘴歪脸、斜视、视力完全失明、面麻等,严重脑水肿及脑干损伤可导致昏迷、偏瘫甚至死亡。”该院神经外科团队为他制定了严密手术方案,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5月24日,大卫在全麻下接受了手术。在显微镜下,专家小心分块切除肿瘤,除包绕颈内动脉肿瘤小部分残留外,全切其他部分肿瘤。目前,术后的患者除左眼睑下垂暂未恢复外,神志清楚、应答正确、行走自如。医生表示,肿瘤残留的部分将通过伽马刀治疗祛除。

    “中山医”这所著名医学院校在老广心中地位非常特别。多年来,在为广东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拯救生命的同时,“中山医”的传承者们不断锤炼医技,美名远扬,影响力辐射东南亚部分地区。记者从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获悉,作为大学教学医院,中山医附属医院拥有的高学历医生多,许多年轻医生都有到海外进修的经历,英语口语好,便于和外籍病人沟通,因而也吸引了外籍病人的到来。

    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王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