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实体经济 持续改善民生

24.03.2016  11:13
2014年5月,广州市增城区(时为增城市)与梅江区结成对口帮扶兄弟区(市),帮扶规划期至2020年。一年多来,梅江区积极抢抓对口帮扶机遇,与增城区委、区政府通力协作,强化招商引资,助力实体经济;深化项目合作,开拓客源市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经济;拓展帮扶领域,加大民生投入,优化城乡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梅江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梅江区充分利用帮扶机遇,提升东升工业园基础设施,加快扩容和发展。 (钟小丰 摄)

  2014年5月,广州市增城区(时为增城市)与梅江区结成对口帮扶兄弟区(市),帮扶规划期至2020年。一年多来,梅江区积极抢抓对口帮扶机遇,与增城区委、区政府通力协作,强化招商引资,助力实体经济;深化项目合作,开拓客源市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经济;拓展帮扶领域,加大民生投入,优化城乡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梅江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招商引资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按照《增城市—梅江区对口帮扶总体工作方案(2014-2020年)》的总体部署,2015年初两区联合印发实施了《增城区—梅江区对口帮扶2015年度工作计划》,增城区在2015年3月全额拨付了每年1000万元的帮扶资金,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了解到,梅江区将2015年的帮扶资金主要用于东升工业园区的发展和扩大,对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新能源等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东升工业园园区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梅江区承担东升工业园的社会管理和招商引资主体责任”,梅江区委区政府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着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经驻地帮扶工作队多方协调,增城区政府提供帮扶资金300万元,用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园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力,有效地提升了园区的内生动力。”

  利用对口帮扶机遇,今年,梅江区还将出台“园区招商引资政策”,以“珠三角地区、梅江乡贤”为重点招商对象,围绕梅江区现有电子信息和电子商务两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工程”、环境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方式,力争引入相关的大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大企业、优质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群。“我们要积极争取增城区的支持,充分发挥增城区在社会资源和项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增城区经济类协会、商会与梅江区的合作,共同建立创新沟通联系合作机制,争取在今年搭建起一批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拓宽梅江区招商引资渠道。”梅江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梅江区将依托辖区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以园区为中心,着力构建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产业基地;同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展“零土地”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该负责人说:“梅江区还将定期安排一批企业家到增城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扩容增产、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和帮扶的力度。”

  

     

众多增城及周边城市游客来梅江区体验客家文化。(梅江区旅游部门供图)

        项目合作助推旅游经济发展

      自2013年新一轮全面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增城区与梅江区开始积极搭建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在去年签署的《旅游合作协议》基础上,积极发挥增城与梅江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开拓客源市场、强化旅游宣传、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截至2015年11月,梅江区共计接待来自增城及周边地区的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5亿元。

  与此同时,驻地工作队扎实做好增城梅江对口帮扶工作重点项目——西阳镇万山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日前,记者前往鲤溪万山村,转过村口三棵大枫树,古色古香的客家古民居、古村落映入眼帘。与前两年相比,低洼田改造成荷塘,低产田准备种植南药脉菊。经历百年的余庆楼经过修缮之后,白墙、青瓦、飞檐,再现当年的风采。据了解,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已完成整体立项工作,古民居余庆楼修缮、村道升级改造、西阳白宫片区居民饮用水工程、土地整合调规等工作目前正积极推进。

江南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经常为社区群众举办活动。图为暑假期间离退休老人在教授小学生书法。(钟小丰 摄)

对口帮扶招聘会为群众提供众多珠三角优质企业岗位。

对口帮扶工作重点项目西阳镇万山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内保护完好的古村落。 (叶繁荣 摄)

   拓展领域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2014年底,经增城区与梅江区商议同意,从2014年度的1000万元帮扶资金中调整出400万元,对梅江区10件民生实事和社会事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2015年以来,梅江区重点加强对三角镇Y118线、西阳镇溪田村道、金山街道周溪村村道、江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城北镇杨文片生产生活垃圾中转站、长沙镇村道改造、西郊街道桃西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梅江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10个项目的帮扶。

  目前,2015年的10件民生实事及社会事业项目已实现落地开花并初见成效。梅江区江南街道建立起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通过加大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4类重点社会组织,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购买社会组织的管理来为居民服务,不仅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营造健康生活的氛围。江南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涵盖上至80岁长者,下至幼龄儿童,大大提高了整个街道居民的幸福指数。”

  增城区今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帮扶覆盖面。记者从《增城区-梅江区对口帮扶2016年度重点项目表》上看到,9个民生项目涵盖了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包括万山旅游产业园道路、扎上至群益公路、上村饮水工程、梅州市老人公寓项目、月梅村委办公楼及老人活动中心、西阳白宫圩镇环境提升改造等项目。此外,梅江区还将与增城区劳动部门对接,力争在每季度举办一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增城区优质企业招聘会,推动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就业。

撰文:刘晓娟  张柯  钟兴明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梅江区区委办提供